yíngōu

银钩


拼音yín gōu
注音一ㄣˊ ㄍㄡ

繁体銀鉤

银钩

词语解释

银钩[ yín gōu ]

⒈  见“银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银钩”。 银质或银色的钩子。

《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
《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⒉  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⒊  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⒋  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国语辞典

银钩[ yín gōu ]

⒈  银制的帘钩。

唐·太宗〈赋帘〉诗:「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
唐·李白〈登锦城散楼〉诗:「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⒉  形容书法曲劲有力。

《晋书·卷六〇·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


新华字典解释

三寸金莲:

金莲:旧指女子缠过的小脚。封建时代美誉妇女小脚的用语。

金莲:

(金莲儿)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

三寸银钩相关成语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