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ěr lóng
注音ㄦˇ ㄌㄨㄥˊ
繁体耳聾
⒈ 听不见声音。
英deafness;
⒈ 因听觉障碍而听不到声音。也作「耳闭」。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六回》:「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对曰:『太傅耳聋。』」
《文明小史·第四〇回》:「他那看门的,是个驼背又且耳聋。」
声音:
1.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2.古指音乐﹑诗歌。
3.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
4.比喻意见﹑论调。
● 聋(聾)lóng ㄌㄨㄥˊ
◎ 耳听不见声音:聋子。耳聋。发聋振聩(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人也能听见;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亦作“振聋发聩”)。
● 耳ěr ㄦˇ
◎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