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i

非德


拼音fēi dé
注音ㄈㄟ ㄉㄜˊ

非德

词语解释

非德[ fēi dé ]

⒈  不合道德;违背道德。

⒉  指不当之赏。

引证解释

⒈  不合道德;违背道德。

《书·康诰》:“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
孔颖达 疏:“乃由汝非以道德用治之故。”
《左传·定公四年》:“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⒉  指不当之赏。

《书·盘庚上》:“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
孙星衍 疏:“非德,谓发爵赐服之不当者。”


新华字典解释

违背:

违反;违拗:违背大义|违背良心。

道德: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不合:

1.违背;不符合。

2.不和。

3.不应当;不该。

● 德dé ㄉㄜˊ

◎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 姓。

● 非fēi ㄈㄟˉ

◎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非德相关成语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顺德者吉,逆天者凶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 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