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o cén
注音ㄍㄠ ㄘㄣˊ
⒈ 高山。
⒉ 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⒈ 高山。
引《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 荆山 之高岑。”
李善 注:“山小而高曰岑。”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前去之间,忽见石壁高岑万丈,又见一石盘,阔四五里地。”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⒉ 唐 诗人 高适、岑参 的并称。
引唐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诗:“高 岑 殊缓步, 沉 鲍 得同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高 岑 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清 赵翼 《再简稚存》诗:“其他 高 岑 徒,但赏十数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荆州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后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诗人:
1.指《诗经》的作者。
2.写诗的作家。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
2.传说中的山名。
3.少数民族名。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高适:
高适(700高适765)字达夫。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