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ng lián
注音ㄐ一ㄥˇ ㄌ一ㄢˊ
繁体頸聯
⒈ 指律诗的第三联(五、六两句)。
⒈ 指律诗的第三联(五、六两句)。
引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頷联,有颈联。”
明 徐渭 《答龙溪师书》:“颈联乃因今年中秋月盈,而及往年中秋月蚀。”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四:“其( 杨煒 )《自嘲》一首,余极爱其颈联。”
《诗刊》1978年第1期:“我以为这首诗的颈联(第五、六句)比颔联(第三、四口)更好,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⒈ 律诗中第五、六两句,互相对偶,称为「颈联」。
一般:
①一样;同样:别和他一般见识。
②一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③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说来,不会出什么事。
④普通;没有特色:这篇文章写得很一般。
⑤见“一般与个别”。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要求:
1.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做到或实现。
2.所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
对仗: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