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jīng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ㄥ
繁体銘旌
⒈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
⒈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
引《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
郭沫若 《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
⒈ 丧礼中在灵柩前的长旛。由有名望的人署名题写死者的姓名、官衔、封赠、谥号。也作「明旌」、「旌铭」。
引《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道台道:『谁人题的铭旌?』」
品官:
1.唐代称宦官为“品官”。
2.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
官职:
官吏的职位:在封建时代,宰相是最高的官职。
灵柩:
装有尸体的棺材:灵柩寄何处|扶灵柩而恸哭。
显考:
1.古代称高祖。
2.古代对亡父的美称。元以后专称亡父为显考。
取下:
谓以恭顺的态度迎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