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énghāo

蓬蒿


拼音péng hāo
注音ㄆㄥˊ ㄏㄠ
港台茼蒿

蓬蒿

词语解释

蓬蒿[ péng hāo ]

⒈  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借指荒野偏僻之处。茼蒿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引证解释

⒈  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
《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⒉  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⒊  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国语辞典

蓬蒿[ péng hāo ]

⒈  蓬、蒿,皆野草名。蓬蒿,借指野地。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蓬蒿。」

⒉  茼蒿的别名。参见「茼蒿」条。


新华字典解释

茼蒿:

俗称“蓬蒿”。菊科。一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柔软。叶倒卵形。花黄色或白色。原产中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嫩茎叶有香气,可作蔬菜。

俗称:

通俗的或非正式的称呼。

● 蓬péng ㄆㄥ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蓬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 散乱:蓬乱。蓬松。蓬头垢面。

◎ 茂盛,旺盛:蓬勃。

◎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蓬凤尾竹。

● 蒿hāo ㄏㄠˉ

◎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 气蒸出的样子。

◎ 消耗。

蓬蒿相关成语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伤心蒿目
  • 席门蓬巷
  • 悬圃蓬莱
  • 断梗飘蓬
  • 断梗飞蓬
  • 朝气蓬勃
  • 杀人如蒿
  • 枯蓬断草
  • 桑弧蒿矢
  • 桑弧蓬矢
  • 桑户蓬枢
  • 梗迹蓬飘
  • 漂蓬断梗
  • 漂零蓬断
  • 簪蒿席草
  • 花貌蓬心
  • 花貎蓬心
  • 茅室蓬户
  • 萍飘蓬转
  • 蒿目时艰
  • 蓬头历齿
  • 蓬头厉齿
  • 蓬头垢面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