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行路


拼音xíng lù
注音ㄒ一ㄥˊ ㄌㄨˋ

行路

词语解释

行路[ xíng lù ]

⒈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passerby;

引证解释

⒈  道路。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宋 谢翱 《效孟郊体》诗:“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郭沫若 《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回顾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

⒉  路人。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行路含情,犹其相愍。”
唐 长孙佐辅 《别友人》诗:“谁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无情。”
清 顾炎武 《旅中》诗:“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国语辞典

行路[ xíng lù ]

⒈  道路。

《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啸咏沟渠良不可度,斯亦行路之艰难。」
《三国演义·第三回》:「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⒉  路人、行人。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英语to travel, transport

德语anreisen (V)​

法语voyager, transport


新华字典解释

路人:

1.指路上的行人。

2.喻指彼此无关的人。

道路:

1.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

2.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

3.路途;路程。

4.路上的人。指众人。

5.奔走;跋涉。

6.行业;职业。

7.去向;线索。

8.方法;办法。

9.样子。

10.犹货色;油水。

● 行xíng ㄒㄧㄥˊ

◎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 从事:进行。

◎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 可以:不学习不行。

◎ 能干:你真行。

◎ 将要:行将毕业。

◎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 姓。

● 路lù ㄌㄨˋ

◎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 种类:一路货色。

◎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 车:筚路。乘路。

◎ 姓。

行路相关成语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