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ǎnrén

选人


拼音xuǎn rén
注音ㄒㄨㄢˇ ㄖㄣˊ

繁体選人

选人

词语解释

选人[ xuǎn rén ]

⒈  亦作“?人”。

⒉  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后沿用之。

⒊  指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后沿用之。

唐 张籍 《答刘竞》诗:“刘君 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昔有选人 陈 某,过 沧州,资斧匱竭,无可告贷。”

⒉  指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朕昔奉朝请,望侍从大臣以为皆天下选人,今多不然;闻学士之言,始知有人矣。”

国语辞典

选人[ xuǎn rén ]

⒈  唐代称候选的官员。

《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后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良难。」


新华字典解释

候补:

①等待递补缺额,预备取得某种资格:候补委员。

②清代官制,对选定未经补实缺的官员到某处听任,叫“候补”: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出来:

1.从里面到外面来。

2.出现;产生。

3.犹言出面;露面。

4.多数;一般。

5.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物随动作由里向外。

6.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物由隐蔽到显露。

7.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

8.表示动作使人或物在某一方面获得某种好的能力或性能。

官员:

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候选:

清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

选拔:

挑选提拔:选拔将帅|选拔而用之。

选人相关成语

  •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分字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