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 shé
注音一ㄚ ㄕㄜˊ
繁体鴨舌
⒈ 鸭的舌头。可作菜肴。
⒉ 指鸭舌帽前部突出的月牙形帽檐。
⒊ 指鸭舌草。
⒈ 鸭的舌头。可作菜肴。
引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二章:“每次都要摆在太后跟前的‘清炖鸭舌’,盛在杏黄色的大碗里,汤上浮起数十条姜芽似的鸭舌,鲜美异常。”
⒉ 指鸭舌帽前部突出的月牙形帽檐。
引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肤色油黑,手脚粗大,头上戴顶有个光滑黑亮的鸭舌的蓝咔叽制帽。”
艾芜 《百炼成钢》第一章:“他头上戴着鸭舌帽子,鸭舌前面吊着一副蓝色眼镜。”
⒊ 指鸭舌草。
引宋 苏辙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踏青》诗:“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舌头:
1.口中辨味﹑助嚼﹑助发音的器官。
2.称为侦讯敌情中捕获的敌哨。
突出:
1.窜出;冲出。
2.突然出现。
3.隆起;凸出。
4.谓出众地显露出来。
鸭舌草:
地肤的别称。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水田,高尺许,叶心脏形或卵形,似鸭舌。夏秋开花﹐色浓青,可供观赏。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菜肴:
经过烹调的荤素菜:精美菜肴。
帽檐:
亦作“帽簷”。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