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yǒng

竹筩


拼音zhú yǒng
注音ㄓㄨˊ ㄩㄥˇ

竹筩

词语解释

竹筩[ zhú yǒng ]

⒈  亦作“竹筒”。

⒉  竹制的管形盛器;竹管。

⒊  古代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管状饰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竹筒”。

⒉  竹制的管形盛器;竹管。

《晋书·陆机传》:“机 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繫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
唐 李端 《题郑少府林园》诗:“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今考其名,竹筩之‘筩’,文从‘竹’从‘甬’。”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君读书居常以竹筩注膏繫衣带间,惟所适则出膏於筩,燃火读书。”
沈从文 《边城》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

⒊  古代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管状饰物。

《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妇人﹞美髮髻,垂於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璫。”


新华字典解释

竹管:

1.指部分竹的茎杆。也称竹筒。因其中空﹐成管筒状﹐故称。通节可用以引水﹐截断可制盛器等。

2.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3.指笔。

4.竹子。

少数民族: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用汉语文。宗教和自然崇拜有广泛深刻的影响。社会发展较汉族缓慢,经济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多从事农牧、渔猎生产。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平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妇女:

成年女子的通称:妇女干部 ㄧ劳动妇女。

饰物:

1.指首饰。

2.器物上的装饰品。如花边﹑流苏等。

竹筩相关成语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一竹竿打到底
  • 鲇鱼上竹竿
  • 鲇鱼缘竹竿
  • 东南竹箭
  • 丝竹之音
  • 丝竹八音
  • 丝竹管弦
  • 刀过竹解
  • 功垂竹帛
  • 势如劈竹
  • 势如破竹
  • 卧冰哭竹
  • 名书竹帛
  • 名垂竹帛
  • 吹竹弹丝
  • 吹竹调丝
  • 哀丝豪竹
  • 品竹弹丝
  • 品竹调丝
  • 品竹调弦
  • 尺竹伍符
  • 弄竹弹丝
  • 弹丝品竹
  • 急竹繁丝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