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ǒu dú
注音ㄗㄡˇ ㄉㄨˊ
繁体走讀
词性动词
⒈ 学生只在私塾或学校上课,而不住宿。
⒈ 学生只在私塾或学校上课,而不住宿。
引清 秋瑾 《精卫石》第六回:“其时诸女皆进学校,因人多,校中不便畅叙,故另租一室,日常走读。”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三味书屋》:“第二种为私塾,设在先生家里,招集学生前往走读。”
学生:
①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
②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也用于弟子对老师或前辈的自称。
私塾:
中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有塾师自办的学馆,有地主、商人办的家塾,还有义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主要为识字教育,教材、学习年限、学生年龄都没有统一规定。
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以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上课:
1.教师讲授功课。
2.引申为对人说教。
3.学生听老师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