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龙的成语
有关龙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龙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龙神马壮 | 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 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精神。 | 欧阳山《苦斗》四六:“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龙神马壮,气吞牛斗,争论起世界国家大事来,都是口若悬河,当当不断,慷慨激昂,谁也不让谁。” |
强龙不压地头蛇 |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
飞燕游龙 | 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
龙楼凤城 | 犹言龙楼凤池。 | 作主语、宾语;指皇宫。 |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论文章围棘堪驰骋,愿藏身龙楼凤城。” |
龙去鼎湖 | 指帝王去世。 |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 |
乘龙快婿 | 乘龙: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称誉别人的女婿。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称赞别人的女婿。 | 晋 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
虎斗龙争 |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
鱼龙曼延 |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 ||
痛饮黄龙府 | 痛饮:尽情地喝酒;黄龙:府名,金国的都城,在吉林农安县。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 作谓语、定语;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 李大钊《口占一绝》诗:“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
屠龙之技 |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 战国 郑 列御寇《庄子 列御寇》:“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
叶公好龙 |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 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
砲凤烹龙 | 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 ||
批逆龙鳞 | 同“批逆鳞”。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优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批逆龙鳞,期于合理,庶几一割之有用,安能百炼而愈刚!” |
龟龙麟凤 |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作主语、宾语;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
得婿如龙 |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 作宾语、定语;用于恭喜别人。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
龙蟠凤翥 | 谓贤者遁世归隐。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
龙吟虎啸 |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 |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指响声很大。 |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一龙九种 | 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坏不同。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 |
恶龙不斗地头蛇 |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
画龙点睛 |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云龙井蛙 | 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 作宾语、定语;指地位悬殊。 | 清·周鲁《类书纂要》:“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
画龙点晴 |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
打虎牢龙 | 犹言打凤牢龙。 | ||
龙蟠虎踞 |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 作宾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 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龙楼凤阙 | 帝王宫阙。 | 作主语、宾语;指皇宫。 | 宋·欧阳修《鹎鵊词》诗:“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
云龙风虎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英雄豪杰。 | 《周易 乾》:“云从龙,风从虎。” |
一龙一猪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文炳雕龙 | 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魏书·高允传》:“质侔和璧,文炳雕龙,耀天邑,衣锦旧邦。” |
药店龙 | 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作宾语;指人消瘦。 | 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
土龙沐猴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
龙吟凤哕 | 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哕,鸟鸣声。 | ||
鱼龙百变 |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
龙生九子 |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兄弟等比较。 | 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
龙雏凤种 | 指帝王后裔。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徐渭《渔阳三弄》:“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刘的亲骨血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鲊鱼虾。” |
凤髓龙肝 | 比喻珍奇美味。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
打凤牢龙 | 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 |
麟凤龟龙 |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元龙豪气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氾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
虎跳龙拿 |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
龙盘虎拏 | 虬曲苍劲貌。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何景明《古松歌》:“龙盘虎拏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
乘龙佳婿 |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 作主语、宾语;称赞别人的女婿。 |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
龙腾豹变 | 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口才。 | 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高谈则龙腾豹变,下笔则烟飞雾凝。” |
龙生九种 | 见“龙生九子”。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兄弟等比较。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个杂种?’敖顺道:‘从所谓龙生九种,各种有别。’” |
事火咒龙 |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 ||
烹龙炮凤 |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 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 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
讬凤攀龙 |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 ||
雀马鱼龙 |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龙断可登 | 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 ||
土龙刍狗 |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
龙兴云属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 作宾语、定语;用于君臣关系。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
炰凤烹龙 |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 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我听得朱门里奏笙歌,相府内夜排筵宴,炰凤烹龙。” |
龙章凤姿 |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
龙举云兴 | 同“龙兴云属”。 | 作宾语、定语;用于君臣关系。 |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
凤骨龙姿 |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云笈七签》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 |
虎卧龙跳 |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字势雄强超逸。 | 南朝 梁 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
老态龙钟 |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等。 | 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
凤舞龙飞 |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书法笔势有力。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骥子龙文 |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 作宾语、定语;比喻栋梁之才。 | 《南史·张融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
龙德在田 | 《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后因以“龙德在田”谓恩德广被。 | 《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 |
盘龙之癖 | 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 作宾语;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 《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小名盘龙,好赌博,每次下注达数百万。 |
龙化虎变 |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
跑龙套 |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 作谓语、定语;指在人手下打杂。 | 巴金《关于<还魂草>》:“我像一个平庸的演员,跑了十几年的龙套,戏装脱掉,我应当成为自己了。” |
凤阁龙楼 | 帝王居住的楼阁 | 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等。 | 南唐·李煜《破阵子》:“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
鼍愤龙愁 | 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
踞虎盘龙 |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 作宾语、定语;指地势等。 |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
飞龙乘云 | 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 | 作宾语;指得势。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美之也。” |
龙骧麟振 |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 作宾语、定语;指人恩威并用。 | 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 |
龙跃鸿矫 | 喻高举远逝。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
龙潭虎窟 |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
攀龙附骥 | 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依附有权势的人。 | 《三国志 吴志 吴主孙权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 孙权与浩周书》:“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 |
龙盘虎踞 |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
龙御上宾 | 见“龙驭上宾”。 | 作谓语、定语;用于皇帝死的讳饰语。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凤舞龙蟠 |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 |
潜龙伏虎 |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 作宾语、定语;比喻未受赏识的人才。 | 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
凤翥龙蟠 |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法等。 | 《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
龙胡之痛 |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
文擅雕龙 | 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北史·薛橙传论》:“橙并学称该博,文擅雕龙,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咸居禄位,各逞琳琅。” |
舞凤飞龙 |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龙精虎猛 |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精神状态。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 |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 作分句、宾语;指万变不离其宗。 |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
蛟龙戏水 |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
凤翥龙骧 | 形容奋发有为。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骧,燕友逢春,莺朋出谷。” |
生龙活现 |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 作定语、状语;指逼真。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七》:“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
日角龙颜 |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算命。 | 《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 |
龙腾虎掷 | 同“龙腾虎蹴”。 | 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清·夏清贻《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
车马如龙 | 车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 作宾语、定语;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 |
潜龙勿用 | 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才不被重用。 | 《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
野战群龙 | 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传赞》:“天地闭革,野战群龙。” |
百龙之智 |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 作主语、宾语;指人聪明。 |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
鲤鱼跳龙门 |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 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
日角龙庭 |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算命。 | 《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
一登龙门 |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 作宾语、定语;指人飞黄腾达。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
虎窟龙潭 |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作宾语;指凶险的地方。 | 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 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
龙骧蠖屈 | 喻随时屈伸、上下。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 |
年迈龙钟 |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 作谓语、状语、定语;多用于老人等。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动宾式;作主语;含褒义。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一龙一蛇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变化莫测。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龙游曲沼 | 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