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节的成语
有关节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节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一支半节 | 谓一小部分。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
节外生枝 |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用作“节上生枝”。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 |
高节清风 |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品。 | 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
折节下士 |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作谓语、定语;指尊重有知识的人。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
晚节不终 |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 《明史 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
一肢一节 | 见“一肢半节”。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鲁迅《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 |
清风峻节 |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节操。 | 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
直节劲气 | 劲:强。指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史·王廷传》:“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
贞风亮节 | 犹言高风亮节。 |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道德和行为。 | 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高明远德,系轨于时;贞风亮节,流声累叶。” |
改节易操 |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改变等。 |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
节用爱人 | 节约用度,爱护百姓。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高郢《谏造章敬寺书》:“陛下若节用爱人,当与夏后齐驾,何必劳人动众,而踵梁武之遗风乎?” |
砥节励行 | 砥砺操守和品行。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屈节辱命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 作谓语、宾语;指不能完成使命。 |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错节盘根 | ①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②比喻事情纷难复杂。③形容人坚韧不拔。 |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复杂。 | 《后汉书 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白首一节 | 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志向。 | 《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作谓语、状语;指为人处世。 |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黄花晚节 | 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 作宾语;指人的节操。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
不修小节 |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 作谓语、定语;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 《晋书 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 |
卑躬屈节 |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
谨身节用 | 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 作谓语、定语;指节俭。 | 《孝经·庶人章》:“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尽节竭诚 | 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 作谓语、状语;指为人处世。 | 《魏书·吕罗汉传》:“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 |
折节下贤人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作谓语、定语;指尊重有知识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
隳节败名 | 隳:毁坏。节:气节。指毁掉、败坏自己的气节和名誉。 | ||
节俭力行 | 节俭:节省,节约;力行:努力去做。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 作谓语、定语;指节约。 |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
改操易节 | 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改变等。 | 《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
蹈节死义 |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 作谓语、定语;指有节操。 | 《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
侏儒一节 | 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汉 桓谭《新论 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
史鱼历节 | 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历:历尽;节:节操。史鱼历尽节操。形容坚持操守,忠贞不渝 |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史鱼历节,殆无以过也。” |
增收节支 | 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
贞节牌坊 |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监门口也盖不得那贞节牌坊。” |
进退有节 |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作宾语、定语;指人懂法度。 | 唐·王起《昆明池习水战赋》:“观乎作军政,临武事,进退有节,沿回趋利。” |
应节合拍 | 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韦君宜《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他们一面拉风箱一面唱歌,应节合拍。”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连动式;作谓语;指节约用度,使人民富裕。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捎关打节 | 谓打通关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耍手段。 | 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只消我移宫换羽便是我捎关打节。” |
松筠之节 |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 作宾语;指人的气节。 |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
一枝一节 | 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
二三其节 |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 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
侍执巾节 |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 ||
直道守节 | 节:节操。处事公正,遵守节操。 | 作谓语、定语;指人正直。 | |
寒花晚节 |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作宾语;比喻人晚节高尚。 | 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节威反文 | 节:节制;威:威力,威风;反:同“返”,归还。节抑威强,复用文理。 | 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
节衣素食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节俭。 | 《新华日报》1994.1.8:“节衣素食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
节骨眼 | 比喻关键的环节或时机。 |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王朔《永失我爱》:“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意不满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 |
尽节死敌 | 尽:竭尽;节:节操。竭尽节义,捐躯杀敌。指为正义而牺牲。 | 作谓语;指为国捐躯。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 |
清风亮节 | 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节操。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八卷:“然司空图清风亮节,唐季忠臣。” |
强本节用 |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至诚高节 |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格。 |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
仗节死义 |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
缩衣节食 |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四时八节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季节。 | 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
细微末节 |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细小问题。 | 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
繁音促节 |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等。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
砥节奉公 |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 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 《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
击节称赏 |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 作谓语、定语;指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 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
节中长节 | 节:竹节。枝节中又长出枝杈。比喻在已有的情节中又生出新的情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意料之外的事。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十出以后,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
柏舟之节 |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 作宾语;用于妇女。 | 宋 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 |
杖节把钺 |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
砥砺风节 | 磨炼品格、节操。 | 作谓语;指磨炼自己。 | 《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节操。 |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义〉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风劲节,罹于党祸,海内至今仰之。”又《赠叶苍岩序》:“两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风劲节,显名天下。” |
三节两寿 |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 |
遒文壮节 | 遒:强劲有力。形容文辞强劲有力,节奏雄壮。 | 作宾语;用于文章或书法等。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杜子美》:“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裘文壮节,抑扬哀怨。” |
省吃节用 | 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节俭。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
蟠根错节 | 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复杂。 | 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 |
节俭躬行 | 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 作谓语、定语;指节约。 | 清·顾炎武《骊山行》诗:“贤妇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
殊功劲节 | 殊:特殊;劲节:坚贞的节操。指杰出的功勋和坚贞的节操。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其殊功劲节,超越常伦,别条状绩,当特优奖。” |
高风伟节 | 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道德和行为。 | 清·汪琬《耒虞先生年谱后序》:“先生暮年虽复见扼于用事者,屏置海外以殁,而高风伟节讫今传述于吴越人士之口。” |
砥名励节 |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 作谓语、宾语;指磨炼自己。 | 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
抚掌击节 |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 作谓语;用于手语。 | 《晋书·谢尚传》:“便着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 |
横生枝节 | 横生:意外发生的;枝节:树干上长出的枝和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进一些问题;干扰了主要问题的解决。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比喻意外的问题。 | 宋 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
枝节横生 | 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债公等案,均有领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从前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亦实由于此。” |
折节读书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作谓语;指发愤读书。 | 《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
虚文缛节 | 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 |
晚节末路 | 节:时期;末路:终了。末世。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 |
兴利节用 | 兴:兴办。兴办有利的事业,节约花费。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也不可太过,要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 |
守节不回 | 守节:坚守节操;移:改变。坚守节操而不动摇。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 《旧唐书·肃铣等传论》:“辅公拓窃兵反叛,王雄诞守节不回,训子孙以忠贞,感士庶之流涕。” |
节用厚生 | 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
根蟠节错 | 犹言盘根错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复杂。 | 明·李东阳《灵寿杖歌》:“根蟠节错相纠缠,含风饱雪经炎寒。” |
落花时节 | 春末。 | 作宾语、定语;指春末。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 |
英风亮节 | 高尚的风格和节操。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毛錡《悼念周恩来总理》诗:“可钦可敬的周总理,英风亮节堪师表。” |
开源节流 | 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 荀况《荀子 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
条分节解 | 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新唐书·崔义玄传》:“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
义夫节妇 | 义夫:指对妻子忠义的丈夫;节妇: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指遵守礼教的男女。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
饮泉清节 |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后遂以“饮泉清节”指廉正清白的节操。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 |
高风峻节 |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 | 作宾语、定语;指人品。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厉行节约 |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高节迈俗 | 迈:超逸。指志节高超脱俗。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晋书·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节迈俗。” |
盘根错节 |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复杂。 |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
大节不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 作定语;指有气节。 |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省衣节食 | 省:节约;节:节减。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 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于生活。 |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劝葬亲》:“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这就是造福之门。” |
砥节厉行 | 见“砥节励行”。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 作宾语、分句;旧时用于劝诫妇人。 | 《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不拘细节 | 犹不拘小节。 | 作谓语、定语;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
呷醋节帅 | 唐任迪简为天德军判官,一日军宴,军吏误以醋酌迪简,以军使李景略严暴,恐罪及军吏,乃强饮之,吐血而归。军中闻者皆为感泣。及景略卒,军中请以为主,官至易定节度使,时人呼为呷醋节归。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 唐任迪简为天德军判官,一日军宴,军吏误以醋酌迪简,以军使李景略严暴,恐罪及军吏,乃强饮之,吐血而归。军中闻者皆为感泣。及景略卒,军中请以为主,官至易定节度使,时人呼为呷醋节归。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 |
高风劲节 | 见“高风峻节”。 | 作宾语、定语;指人品。 | 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 |
秉节持重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行。 | 《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
丧身失节 | 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鲁迅《小说旧闻钞·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 |
大节不可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不拘小节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