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守的成语
有关守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守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疏忽职守 | 不尽责,失职。 | 作谓语、定语;指不尽责。 | |
保守主义 | 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
安分守常 |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为人规矩老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
安份守己 |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中性,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 | 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
安常守分 |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分守要津 |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
归正守丘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
守正不挠 | 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
守死善道 |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行监坐守 | 监:监视;守:看守。指对人的一言一行都在严密地监视和看守。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 |
玄香太守 | 太守:官名。墨汁的别称。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墨汁。 | 《纂异记》:“薛稷为墨封九锡,拜松烟督护,玄香太守,兼亳州诸郡平章事。” |
守身若玉 | 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 作谓语、定语;指人坚守节操。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一麾出守 | 麾:挥斥、排挤。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 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 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 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
逆取顺守 |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 作谓语、宾语;指人篡权。 | 《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
安贫守道 | 道:主张、学说。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安于贫穷不愿改变。 | 宋 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
固守成规 | 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思想固执保守。 | 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 |
守约施搏 | 谓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语本《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 |
信守不渝 | 坚守信用不变。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
坚守不渝 | 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 作谓语、定语;指意志坚定。 | |
杜门自守 |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安分。 | 《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
恭默守静 |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 |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待时守分 | 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 作谓语、定语;指等待时机。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
甘贫守分 | 甘贫:甘愿贫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贫困,遵守本分。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 明·无名氏《吴起敌秦》:“止不过闭户读书,甘贫守分,中心无愧。” |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守法奉公 | 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 作谓语、定语;指遵纪守法。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
循途守辙 | 见“循涂守辙”。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归有光《与周子和大参》:“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殊不可解。” |
守分安常 |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
安分守己 |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中性,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 |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
恪守成式 | 恪守:谨守。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 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 《清史稿·端慧太子永琏传》:“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 |
闭门自守 | 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 作谓语、定语;指封闭。 | 《汉书 王莽传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
画疆墨守 |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
直道守节 | 节:节操。处事公正,遵守节操。 | 作谓语、定语;指人正直。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清官。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守瓶缄口 | 犹言守口如瓶。谓闭口不言。 | 作谓语、定语;形容说话谨慎。 | 清·李渔《怜香伴·鞅望》:“你把姻缘簿徼,你把相思帐销,我从今守瓶缄口,免被人嘲。” |
守阙抱残 | 见“守缺抱残”。 |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 邓溧《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守阙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 |
守着鼻子摸着腮 | 形容彼此紧挨着 | 作定语;用于口语。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外头守着鼻子摸着腮的都是人,我守的这点去处连足也摸不过来,……支了他那里去?” |
织白守黑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
守正不阿 |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处理事情公平正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
神完守固 | 神:精神;完:完美;守:操守。精神饱满,坚持操守。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财神完而守固。” |
形影自守 | 谓孤身独处。 | 作谓语、定语;指人孤单。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7回:“今白小姐人琴俱亡,小弟形影自守,决不负心而自求佳丽。” |
输攻墨守 | 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 | 作宾语、定语;指各显神通。 | 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御有余。” |
循涂守辙 | 亦作“循途守辙”。遵守规矩。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耳。” |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
持盈守虚 | 盈:盛满;虚:谦虚。指事业处于极盛时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 |
有为有守 | 守:操守。既有作为,又有操守。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尚书·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
婴城固守 |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 作谓语、定语;指防御。 | 东汉·班固《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 |
监守自盗 | 监守:看管;盗:盗窃。盗窃自己经管的财物。 |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 东汉 班固《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
恪守不渝 |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 作谓语、宾语;指严格遵守。 | |
守正不桡 | 见“守正不挠”。 |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
神不守舍 | 神:精神;心神;舍:本为房屋;这里指人的躯体。精神不守在躯体里。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极不安定。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
白发相守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作谓语;用于夫妻。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但小女无瑕之玉被汝点破,端期白发相守,慎毋见弃可也。” |
守经据古 | 守:遵守;经:经典;据:依据。遵守经典,依据古训。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
因循守旧 |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
守节不回 | 守节:坚守节操;移:改变。坚守节操而不动摇。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 《旧唐书·肃铣等传论》:“辅公拓窃兵反叛,王雄诞守节不回,训子孙以忠贞,感士庶之流涕。” |
守财奴 | 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爱财的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五回:“搁不住这班人都做了守财奴,年年只有入款,他却死搂着不放出来,不要把天下的钱,都辇到他家么。” |
泥古守旧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话。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变通。 | 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7章:“我们要写许多通俗的书,说明古不如今,旧不如新的道理,以破除社会上一般泥古守旧的思想。” |
婴城自守 |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 作谓语、定语;指防御。 | 明·归有光《送太仓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来海外,吏非素备,婴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
擅离职守 | 擅:随便,任意。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尽守自己的职责。 | 作谓语;指不尽责。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见面之后,不由分说,拿随太爷一把辫子,说他擅离职守,捏称回任。” |
熬清守淡 |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 |
守缺抱残 | 亦作“守阙抱残”。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 |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
守约施博 | 守:操守;博:大,广。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
守望相助 |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
封己守残 |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言理学者……薄文苑为辞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
抱残守缺 |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居穷守约 | 居穷:处于穷困的境地;守约:简朴。指过着穷困简朴的生活。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晋·潘岳《杨仲武谏》:“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 |
奉公守法 |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
守正不回 | 坚守正道,不屈从。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周书·王罴传》:“罴轻侮权势,守正不回,皆此英也。” |
守土有责 |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
安常守故 |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 作谓语;指墨守成规,不求改变。 | 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
齑盐自守 | 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 |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 |
熬清守谈 |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陈某不肖,将家么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谈。” | |
括囊守禄 | 括囊: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说话;守禄:保住禄位。指大臣不敢进言,只图保住禄位。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
守身如玉 |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
墨守成规 |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
抱诚守真 |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 作谓语、定语;指坚守真理。 |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
守经达权 |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死板。 |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2回:“若殿下只知守经,不知达权,将来人心失望,不可复言。” |
抱令守律 | 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 |
守口如瓶 |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说话谨慎。 | 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
正己守道 |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以此知阴阳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
熬更守夜 | 指熬夜。 | 联合式;作谓语;指彻夜不睡。 |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
画疆自守 | 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 |
守节不移 |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亦作“守节不回”。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 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 |
持盈守成 | 保持已成的盛业。 | 作谓语;用于处事。 | 宋·苏辙《<元祐会计>序》:“臣历观前世,持盈守成,艰于创业之君。” |
知白守黑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攻守同盟 |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 偏正式;作宾语;指同伙间的串通合作。 | 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
保残守缺 |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 《汉书 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
橛守成规 | 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 | 作谓语;指人守旧。 | 黄人《<清文汇>序》:“然则操斯文进退去取之枋者,其犹横分区域,橛守成规。” |
因陋守旧 | 陋:不合理;守旧:保持旧的。指因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进。 | 作谓语、定语;指不会变通。 | 《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
闭境自守 |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 作谓语、定语;比喻行为保守。 | 明 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
补残守缺 |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
甘贫守节 | 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今日夫为彭泽令,甘贫守节乐恰恰。” |
独守空房 | 独:独自;守:守候。独自居住在房子里。 | 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 《古诗十九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作分句、定语;形容行动有章法。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守株待兔 |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袭故守常 | 袭:固袭,继承;故:成例;常:常规。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守旧。 | |
知雄守雌 | 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知荣守辱 | 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 作谓语;道家的一种处世方式。 |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