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麻的成语

有关麻的成语

有关麻的成语共收录41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快刀断乱麻 快:锋利。比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果断解决复杂的问题。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泌之学说》:“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鹄相缪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
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作宾语、分句;指盲目办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麻姑献寿 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晋 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作宾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的心绪等。
头皮发麻 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十分恐惧。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当西边‘中央军’被歼以后,一些伪保长确实感到头皮发麻。”
蓬生麻中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主谓式;作谓语;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密密麻麻 多而密的样子。作定语、状语;指分布十分紧凑。巴金《繁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黄麻紫泥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作宾语、分句;用于小而全的机构。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拽布拖麻 犹言披麻戴孝。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尽孝。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浇茶,只索浅土儿权时葬下。”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作宾语、分句;用于小而全的机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然后才证明‘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黄麻紫书 见“黄麻紫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肉麻当有趣 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披麻带孝 服重孝。作谓语、状语;指哀悼。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3回:“到三日,和尚打起磬子,道场诵经,挑出纸钱去。合家大小都披麻带孝。”
皂丝麻线 比喻是非混乱,纠缠不清。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我自半路遇见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丝麻线。”
杀人如麻 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形容杀人极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唐 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麻痹大意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拽布披麻 见“拽布拖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尽孝。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鸡犬桑麻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麻痹不仁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作谓语、定语;指人反应迟钝。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披麻救火 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作谓语、定语;指自招灾祸。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
拖麻拽布 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长辈亡故时。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力软筋麻 也作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
心乱如麻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非常烦乱。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骨软筋麻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极其害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陈谷子烂芝麻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过时货。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
快刀斩麻 见“快刀斩乱麻”。作定语、宾语;比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茅盾《腐蚀·11月6日》:“此时局势,须要快刀斩麻,不能拖泥带水。”
蓬赖麻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披麻带索 犹披麻带孝。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老贼!你年七八十岁,也不识做孝。披麻带索便是孝。”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蓬:蓬草。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作定语、分句;指环境对人的影响。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麻痺不仁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顶针续麻 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作宾语;指文字游戏。宋、元以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即一人说一条成语或诗文,下一个人以其尾字为首字,再接着说,说不出者为负,罚饮酒或其他。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作定语、分句;指环境对人的影响。《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快刀斩乱麻 快:锋利。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北齐书 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油渍麻花 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
心绪如麻 犹心乱如麻。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非常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自找麻烦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作谓语、宾语;指自讨苦吃。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愁绪如麻 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烦乱。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