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脱的成语
有关脱的成语
有关脱的成语共收录35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尖担担柴两头脱 | 脱:脱落。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 | 作宾语、分句;指两头落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
脱缰之马 |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 偏正式;作宾语;指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 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 |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脱颖囊锥 | 喻才能出众者。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 |
脱靴磨墨 | 指极力侍侯与讨好文人。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当殿挥毫,番书草就番人吓。脱靴磨墨,宿憾今朝释。” |
脱胎换骨 |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 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
超凡脱俗 |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
惊猿脱兔 |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作宾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
扁担脱,两头虚 | 脱:脱落。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稳固。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
了身脱命 | 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罚,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 |
脱天漏网 | 谓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从前只有九姨太有些,脱天漏网的事做的顶多,银子少了不要,至少五百起码,以及几千几万不等。” |
临阵脱逃 |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
颖脱而出 |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 作谓语;指显现才能。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脱白挂绿 |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当官。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
动如脱兔 | 比喻行动敏捷。 | 作谓语、定语;指人行动灵活。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脱手弹丸 |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
漆桶底脱 |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吕先生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
脱口成章 |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 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成章,粲莫可耘。” |
书缺简脱 | 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 |
脱颖而出 |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脱骨换胎 | 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彻底改变。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蕴真:你却是脱骨换胎。” |
通脱不拘 | 通脱:放达不拘小节;不拘:不受限制。形容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叶圣陶《微波》:“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大家都称赞。” |
势若脱兔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
脱袍退位 | 喻去职。 | 作谓语、宾语;指辞职。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拥护张主任,请郭主任脱袍退位。” |
换骨脱胎 |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作谓语、状语;指彻底改变。 | 金 侯善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 |
弹丸脱手 | 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畅。 | 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 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饮》:“新诗如弹丸,脱手不移晷。” |
尖担两头脱 | 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比喻两头落空。 | 作宾语、分句;指两头落空。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可不弄得尖担两头脱。” |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作分句、定语;形容行动有章法。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狼奔兔脱 | 形容仓皇逃窜。 | 作宾语、状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
脱壳金蝉 | 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
遗簪脱舄 | 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钱学纶《语新》卷上:“假敬神为名,列食欢呼,遗簪脱舄,虽云男女分曹,究属面面相觑。” |
脱皮掉肉 | 指卖命。 | 作谓语、宾语;指卖命。 | 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加思索地说话。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 复句式;作分句、定语;形容行动有章法。 | 孙武《孙子 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