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险的成语

有关险的成语

有关险的成语共收录38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险阻艰难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作宾语、定语;指困难、危险和障碍等。《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行险徼幸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视险若夷 见“视险如夷”。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
长江天险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作宾语、定语;形容长江。《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
挺鹿走险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作谓语、定语;指冒险。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险遭不测 形容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出了性命。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乘险抵巇 冒险钻空子。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新唐书·刘栖楚传》:“然其性诡激,敢为怪行,乘险抵巇,若无顾藉。‘
化险为夷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兼语式;作谓语、定语;指危险的处境变成平安。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艰难险阻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经历极为困难的境地。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通险畅机 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郑观应《上晋抚胡蕲生中丞条陈》:“今欲通险畅机,诚非火车铁路不为功。”
视险如夷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负险不臣 犹言负固不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史·林润传》:“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
千难万险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山高水险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联合式;作谓语;指路程遥远而艰难。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地远山险 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作宾语、定语;用于地理环境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津关险塞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史记 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出夷入险 出入于安危之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铤鹿走险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作谓语、定语;指冒险。《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档案》:“诚恐川人骤见兵威,妄思自卫,铤鹿走险,风鹤皆惊。”
履险如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暗礁险滩 暗礁:隐没在水中的岩石;险滩:水流湍急的地方。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危险。
赴险如夷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作谓语、宾语;形容不避艰险。《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猪卑狗险 比喻卑鄙阴险的人。作宾语、定语;指小人。《南齐书·卡彬传》:“彬又目禽兽云:‘羊性淫而狠,猪性卑而率,鹅性顽而傲,狗性险而出,皆指斥贵势。’”
冒险主义 靠投机取巧冒险行事的一种行为方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投机处世。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涉危履险 涉:经历;履:踩踏。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阴险歹毒 指人心黑手辣。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坏。
挺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险象环生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铤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行险侥幸 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险陂倾侧 险陂:邪恶不正;倾侧:倾斜。指邪恶不正的行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赵·荀况《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夷险一节 夷:平坦;节:节操。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晋·葛洪《抱朴子》:“竭身命以殉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以身试险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负险不宾 犹言负固不服。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晋书·陶璜传》:“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且连接扶南,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
凭险作守 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居心险恶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作谓语、定语;指动机不纯。
履险若夷 见“履险如夷”。作谓语、定语;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履险蹈危 谓经历危险。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