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迹的成语
有关迹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迹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遁迹空门 | 见“遁入空门”。 | 作谓语、定语;指出家为僧尼。 |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
虎踪猫迹 | 痕迹,蛛丝马迹。 | 作主语、宾语、状语;指线索。 | |
比肩接迹 |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 明 瞿佑《剪灯新话 修文舍人传》:“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 | |
梗迹蓬飘 | 比喻漂泊流离。梗,断梗;蓬,飞蓬。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明·范受益《寻亲记·相逢》:“梗迹蓬飘,跋踄山川岂惮劳。” |
无迹可求 | 见“无迹可寻”。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马迹蛛丝 | 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 作宾语;指线索。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明中之暗,正中之侧,侧中之正,草蛇灰线,马迹蛛丝。” |
人迹罕至 |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
梗迹萍踪 | 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怎发付梗迹萍踪。” |
劣迹昭着 | 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 ||
犬迹狐踪 | 喻低弱的身手。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他每那祖宗是斑斓的大虫,料想俺将门下无犬迹狐踪。” |
遁迹桑门 | 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 作谓语、定语;指出家为僧尼。 | 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
寄迹山林 |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隐居。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
杜门晦迹 |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 作谓语;指闭门隐居。 | 《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
韬光晦迹 | 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 |
劣迹昭著 | 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 作谓语、定语;指坏事太多。 |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
恶迹昭着 | 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
杳无人迹 | 见“杳无人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
重迹屏气 | 见“重足屏气”。 | 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 《北齐书·酷吏传·卢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卢校事。”《北史·恩幸传·穆提婆》:“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迹屏气。” |
不拘形迹 |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作谓语、定语;指人放浪不羁。 | 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
消声匿迹 |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 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 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
遁迹销声 | 谓隐居不出。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隐居。 | 《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
匿迹隐形 | 隐:隐藏。隐藏形迹,不使人知。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身。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厮口内顽涎望着我面上零,再不和他亲折征,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骈肩接迹 | 同“骈肩累迹”。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 宋·刘炎《迩言》:“游者骈肩接迹,观者啧啧咏叹。” |
消声灭迹 |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
踵迹相接 | 同“踵趾相接”。 | 作谓语、定语;指人多。 | 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 |
车辙马迹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 作宾语、定语;指留下的痕迹。 | 《左传 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
遁迹方外 |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 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
追踪问迹 | 踪:脚印,踪迹。追寻踪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梧桐树>》:“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
鸟迹虫丝 |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 作宾语、定语;指短暂的事物。 | 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
杜门屏迹 | 见“杜门晦迹”。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
车尘马迹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 作宾语、定语;指痕迹。 | 宋 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 |
鼠迹狐踪 | 比喻人行踪鬼祟。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拈毕》:“羽椿忠大节,而世有责之备者;蒙鼠迹狐踪,而世有赞其能者。” |
敛声匿迹 |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 作谓语;指藏匿起来。 | 《解放日报》1944.8.18:“这样,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 |
龟文鸟迹 |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作宾语;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
渺无人迹 |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 作定语;形容空旷寂静。 | 沙汀《淘金记》:“从大道上望去,却就像一座渺无人迹的黄土荒山。” |
潜踪隐迹 | 隐蔽踪迹。 |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们却潜踪隐迹,没处追寻。” |
萍踪浪迹 |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明 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 |
遁名匿迹 |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 作谓语、宾语;指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 | 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联合式;作宾语。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
血迹斑斑 | 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 作谓语、定语;指非常恐怖。 |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就是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 |
浪迹浮踪 | 到外漫游,行踪不定。 |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想当日恨冲冲,乱离间家业空,浪迹浮踪,水远山重。”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
遗迹谈虚 |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程大昌《〈演繁露〉序》:“然有退之(韩愈)之学则可,无退之之学而遗迹谈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并可赧矣。” |
蛛丝虫迹 | 蜘蛛的细丝,虫子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 作主语、宾语、状语;指线索。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9回:“蛛丝虫迹,屋漏蜗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何如。” |
埋声晦迹 | 犹销声匿迹。 |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者。 | 《南史·萧修传》:“修静恭自守,埋声晦迹。” |
恶迹昭著 |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
浪迹天下 |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 作谓语;指到处流浪。 | 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
飘萍浪迹 | 飘泊无定。 | 作定语;用于生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 |
比肩迭迹 |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 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 |
变迹埋名 | 迹:痕迹,踪迹。改变行踪,隐蔽姓名。 | 作谓语、定语;指隐居。 | 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都归欲界,轻财任侠,也属微尘,虽已变迹埋名,还要弃家访道。” |
墨迹未干 |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
望尘追迹 | 比喻赶上别人的前进速度。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其时之政治制度、道德文章、学术工艺,几与近代之欧美并驾齐驱,其进步之速,大非秦汉以后所能望尘追迹也。” |
隐迹潜踪 | 潜:深藏;踪:踪迹。隐藏自己的行踪。 |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见是行者落下云来,却又收了宝杖,一头淬下水,隐迹潜踪,渺然不见。” |
避迹违心 | 指违背本意而隐匿。 | 作谓语、定语;指违心隐居。 | 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其为荆公与非荆公,亦难逃后世之公,某万不敢避迹违心,以负兄夙所教督之意。” |
雨迹云踪 |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 宋 柳永《雪梅香》:“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
闭门扫迹 |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 作谓语、定语;指不和外界往来。 | 见“闭门扫轨”。 |
略迹原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 |
无迹可寻 | 没有踪迹可以寻求。多谓处事为文不着痕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宋书·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
遁迹潜形 |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 作谓语、宾语;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 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 |
骈肩叠迹 |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 清·刘大櫆《乞捐输以待周急引》:“京师为四方之会,万民之所聚处,仕宦宾旅,骈肩叠迹。” |
潜踪蹑迹 | 谓藏匿行踪。 |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 | 明·徐元《八义记·锄麑触槐》:“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
蛛丝鼠迹 | 蜘蛛的细丝,老鼠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 作主语、宾语、状语;指线索。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90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 |
畏影避迹 |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生飘泊。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
雪泥鸿迹 | 同“雪泥鸿爪”。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
遁迹藏名 | 犹言隐居不出。 | 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
窜端匿迹 | 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严忌》:“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
流风遗迹 |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陈迹。亦作“流风遗躅”。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苏轼《黄州快哉亭记》:“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
略迹论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
杳无踪迹 | 见“杳无踪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
驾肩接迹 | 见“驾肩接武”。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道悟禅师》:“学徒依附,驾肩接迹;都人士女,向风而至。” |
匿迹潜形 | 匿: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潜:隐藏。躲藏起来,不露形迹。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身。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藏踪蹑迹 |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
弢迹匿光 | 弢:同“韬”。隐藏行迹与光彩。 | 作谓语、宾语;指不出风头。 |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弢迹匿光,人具尔瞻。” |
风萍浪迹 | 浪迹:到处飘游。比喻漂泊不定。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 柔石《二月》:“萧涧秋在这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 |
遁身远迹 | 犹言避世隐居。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隐居。 | 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
韬光隐迹 | 同“韬光晦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金·马钰《满庭芳·咏和师叔辞世》词:“怀美,便韬光隐迹,二十余年。” |
避影敛迹 | 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 作谓语、宾语;指隐藏自己。 | 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镱见象,奸民未尝不避影敛迹也。” |
隐迹藏名 | 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 作谓语、定语;指隐姓埋名。 | |
比肩叠迹 |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 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 |
行迹可疑 | |||
浮迹浪踪 | 谓行踪不定。 | 作宾语、定语;指不安定。 | 明·陈铎《山坡羊·怨别》套曲:“一任他浮迹浪踪,终须是有个相逢。” |
隐迹埋名 |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 作谓语、定语;指隐姓埋名。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 |
觅迹寻踪 |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 元 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夜》第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 |
含明隐迹 | 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 | 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妙哉隗生!含明隐迹而莫之闻,可谓镜穷达而洞吉凶者也。” |
杜门绝迹 | 指隐居不出。 | 作谓语;指闭门隐居。 | 《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迹。” |
兽迒鸟迹 | 鸟兽之迹。 | ||
潜形谲迹 | 见“潜形匿迹”。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 明·刘基《巫山高》诗:“潜形谲迹托梦寐,变幻涕泪成琼瑰。” |
寻踪觅迹 |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 作谓语、宾语;指寻找踪迹。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
铲迹销声 |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 《晋书·儒林传论》:“若仲宁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行齐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之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
韬迹隐智 | 谓藏匿踪迹,不露才智。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韬迹隐智,以密其外。” |
遁迹黄冠 |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
匿迹销声 |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 作谓语;指隐藏。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
雨踪云迹 |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
不留痕迹 | 指做事彻底,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办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样闲得难受的同事讨论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杀人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
畏影恶迹 |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作谓语、定语;指不明事理。 |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
韬声匿迹 | 隐匿音信踪迹。谓不被人所见闻。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晋·挚虞《征士胡昭赞》:“投簪卷带,韬声匿迹。” |
韬神晦迹 | 谓隐藏踪迹。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 |
潜形匿迹 | 隐蔽形迹,不露真相。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 宋·王谠《唐语林·豪爽》:“狡吏奸豪,潜形匿迹。”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