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零的成语
有关零的成语
有关零的成语共收录53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孤孤零零 | 指人或事物孤单无依靠。 | 作定语、宾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又孤孤零零的四下里走了一回,又呜呜咽咽的倚着栏杆,哭了半晌。” |
零七碎八 | 指零零碎碎的东西。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两个新人的衣服被褥和零七碎八下来,三五十块钱根本不顶事。” |
望秋先零 |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晋 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
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
书剑飘零 | 书剑:书籍和宝剑;飘零:漂泊,流落无依。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漂泊在外,久游未归。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
零零碎碎 | 细碎的事物。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完整的东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
飘飘零零 | 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 作定语、状语;用于生活等。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9回:“把手去移动时,只见花瓣儿多飘飘零零的落将下来。” |
零零星星 |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完整的东西。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思想要谋他的。” |
七零八乱 | 形容非常零乱不堪。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51章:“在金俊文被搬迁的七零八乱的家里,俊文和他的一家人都在哭鼻子。” |
四海飘零 | 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 |
风雨飘零 | 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列的忿怒。” |
攒零合整 | 攒:聚,凑集。把零碎的拼凑成整数。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庄院里攒零合整,收拾的这几两银子粜米。” | |
断缣零璧 |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字等。 | 叶景葵《〈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 |
零碎不全 | 指细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 毛泽东《实践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
涕泪交零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悲痛时。 | 汉 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
零打碎敲 | 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断断续续做事。 | 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
零零散散 | 分布得很稀,不多。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杂乱稀少。 |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
瘦骨零丁 | 形容人瘦弱孤单的样子。 |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瘦弱孤单。 | 《中国民间故事选·老爷和奴才》:“牧人看见奶牛瘦骨零丁的样子,很生气。” |
毛羽零落 |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 作定语;指没有帮手。 |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零落山丘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作谓语、定语;指死亡。 |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作谓语、定语;指飘泊。 | |
珠零锦粲 | 谓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语本《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语本《 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 |
孤苦零丁 |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作谓语、定语;指无依无靠。 |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漂零蓬断 | 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徙无常。 |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不安定。 | 明·杨珽《龙膏记·旅况》:“北海乏孔融之赏鉴,以故漂零蓬断,世业渐雕。” |
七零八落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琴剑飘零 | 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 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 明 钱晔《赠周歧凤》:“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
零七八碎 | 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 作定语、宾语;指杂碎。 | 老舍《老张的哲学》:“今天买皮鞋,明天买白帽子,书钱花得不多,零七八碎差一点没叫我破产。” |
碎玉零玑 | 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燕谷老人《续孽海花》楔子:“当时汪柳门吴清卿等诸名士,时时自苏来常,诗酒流连,吟余醉后,碎玉零玑,文壁绮窗,墨痕狼藉。” |
零圭断璧 | 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词:“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
感极涕零 | 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 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感激。 |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
七零八碎 |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零碎。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
零丁孤苦 | 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 作谓语、定语;指无依无靠。 | 晋 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手零脚碎 |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 作定语;用于口语。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这都是崔通来妄指。” |
家业雕零 | 家业:家产;雕零:零落。家道衰落。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不幸轮到老身,家业雕零,无人养济。” |
雨零星乱 | 同“雨零星散”。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王矮虎、一丈青赶了一直,赶不上,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
化零为整 |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 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谓‘化零为整’的办法,多半是在敌人进攻之时为了消灭敌人而采取的。” |
飘零书剑 |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如今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住着。” |
五零四散 | 形容零星涣散。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零星分散。 | 郭沫若《恢复 怀亡友》诗:“你的生命不消说会长留在天地之间,但我们的革命势力呀已经是五零四散。” |
感激涕零 |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零:落。 |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极度感激。 |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清·洪昇《长生殿·尸解》:“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留。” |
片光零羽 |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
涕零如雨 |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感情。 | 《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东零西落 |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 作定语、状语;用于状态。 |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
雨零星散 | 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张清、王英]杀散左哨军兵,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杀得贼兵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乱窜奔逃。” |
化整为零 |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 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
零珠碎玉 |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 ||
零敲碎打 | 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一》:“没有一省一县一区一乡的完整的规划,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里做。” |
断金零粉 | 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龚自珍《百字令》词:“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 |
五零二落 | 犹言七零八落。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
东零西碎 |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 作定语、状语;指零碎。 | 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
鸡零狗碎 |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
东零西散 | 形容零落分散。 | 作定语、状语;用于状态。 | 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