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落的成语
有关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落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东流西落 | 见“东播西流”。 | 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生活。 |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
月落乌啼 | 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一字不落 | 落:丢下。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 | 作定语、状语;用于读书等。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称锤落井 | 称:通“秤”,衡器;称锤:秤砣。比喻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 作宾语;指没有消息。 | 宋·释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福州资福善禅师:自此一别,称锤落井。” |
日落千丈 | 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 作谓语、定语;指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等。 | 郭沫若《塔·喀尔萝姑娘》:“人事变迁,真是谁也不能前料。回想起来仅仅是两年间的岁月,而我这两年间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
河落海干 | 比喻一点不剩。 |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们就弄了这些吃的,我乐得吃个河落海干睡觉。” |
神丧胆落 |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等。 | 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徽》:“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
磊落跌荡 |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跌荡:超然而无所拘忌。胸怀坦白,行为无所拘忌。 |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第一卷:“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跌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度外待之。” |
流落江湖 |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
飘樊落溷 | 见“飘籓坠溷”。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命运。 | 清·王韬《海陬冶游附录》中卷:“凡良家女子,遇风雨之摧残,而堕烟花之小劫者,随在皆是,飘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凉何极!” |
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 作谓语、分句;指共命运。 |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月落参横 |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
落花无言 |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
桑落瓦解 | 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势可见。” |
心殒胆落 | 形容十分惊恐。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四卷:“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
磊落飒爽 | 形容人豪迈开朗。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梁启超《袁崇焕传》第七节:“不然,以磊落飒爽之袁督师,而何以自危至是。” |
落草为寇 | 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 作谓语、定语;指当强盗。 |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
参差错落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 作谓语、定语;指交错不齐。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
简落狐狸 |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 《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
水落归漕 | 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 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比喻惦记的事有了着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
没颜落色 | 形容情绪低落。 | 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情绪。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合童奶奶调羹没颜落色的坐着,寄姐在旁里也谷都着嘴奶小京哥。” |
河倾月落 | 表示夜将尽。 | 作宾语、定语;用于深夜。 | 元·陈樵《月放过赋》:“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
拖人落水 | 犹言拖人下水。 | 作谓语;多指坏事。 | 《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杨谦因建之妻子有吃醋拈酸之病,恐明日惹柳氏嗔怪,说他拖人落水,因此不敢兜揽。” |
流落天涯 |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
落井投石 |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 作谓语、定语;指陷害人。 | 沙汀《炮手》:“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 |
碧落黄泉 |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作宾语、状语;形容范围很广。 | 唐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落魄不偶 |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 ||
一叶落知天下秋 |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 作宾语、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 《淮南子 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 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虎落平阳 |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 主谓式;作宾语;常与被犬欺连用。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鱼沉雁落 | 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叶落归根 |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丧魂落魄 |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管桦《惩罚》:“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
自甘落后 | 甘:情愿,乐意。指自己不求上进。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国主义者的凶狠残恶,泯灭天良是一回事,但我们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进取,求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 |
不落窠臼 |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 |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大权旁落 |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 主谓式;作谓语;指权力落到旁人手里。 | 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
打落水狗 |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动宾式;作谓语;指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陷落计中 | 指中敌人或对方的诡计。 | ||
历历落落 |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 作谓语、定语;指凌乱。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
崎嵚历落 | 形容性行卓异磊落。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郝敬《寄缪大质茂才》:“捧腹一笑,世上机阱都尽。每暗中摸索白昼观想,真崎嵚历落,可笑人也。” |
落拓不羁 | 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无拘无束。 | 清 曾朴《孽海花》:“可是骥东官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
朝荣暮落 | 朝:早晨。早晨开的花晚上就凋落。比喻富贵无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朝荣暮落,始富终贫,范卷箦而后荣,邓赐钱而饿死。” |
星落云散 | 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6回:“这大圣把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把那伙贼打得星落云散。” |
手起刀落 | 手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 | 作谓语;指人的动作迅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
星星落落 | 形容少而分散。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解放日报》1982.7.7:“四周的田野上,已星星落落地有人在劳动了。” |
失精落彩 | 指没精打彩。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的精神状态。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许佳期无处追寻,走海上失精落彩。” |
如振落叶 | 形容轻而易举。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安心落意 | 放心,无忧虑。 | ||
一块石头落了地 | 比喻放下了心。 | 作谓语、宾语;比喻放了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
不见棺材不落泪 |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作谓语、分句;形容不到绝境不死心。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
失时落势 | 指时运不济。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境遇等。 |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若不是我失时落势,怎生的便揽祸招危。” |
穷日落月 | 穷:尽。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 作谓语、状语;指日夜不停。 | 明·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经订史,未尝不穷日落月。” |
毛羽零落 |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 作定语;指没有帮手。 |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此起彼落 | 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接连不断。 |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接连不断。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 |
齿落舌钝 |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 作谓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 《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
大处落墨 | 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做事先解决关键问题。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
磊落奇伟 |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奇伟:奇特伟大。形容人襟怀坦白,品德卓绝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韩愈《与于襄阳书》:“世之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
停云落月 |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 联合式;作谓语;常用于书信中。 | 晋 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疾风扫落叶 | 疾:急速,猛烈。比喻力量强大,进展迅速,所向无阻。 | 作宾语;比喻力量强大,进展迅速。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
魂飞胆落 | 同“魂飞魄散”。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
落纸云烟 | 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 ||
自甘堕落 |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 作谓语、定语;指不自爱。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
金瓶落井 |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 作主语、宾语;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
欹嵚历落 | 形容品格独特,心地光明。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貌。 | 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诗之一:“欹嵚历落从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 |
飘茵落溷 | 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也指女子堕落风尘。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
零落山丘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作谓语、定语;指死亡。 |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
上南落北 | 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儿做买卖,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
干净利落 |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性格。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
秤锤落井 | 像秤锤掉进井水里一样不见踪影,不知消息。 | ||
抑塞磊落 |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
名落孙山 |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
丢心落肠 | 放心。 | 作谓语;用于口语、方言。 | |
落花媒人 | 给婚姻关系已经确定或将要确定的人做媒人,谓之“落花媒人”。 | ||
唇腐齿落 |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 作宾语、定语;用于读书等。 |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
安家落户 | 安:安置;落户:指定居。①在一个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时指干部到基层长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种动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长繁殖。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褒义,可用于人或物。 | 丁玲《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 |
磊磊落落 | 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 作谓语、定语;指人光明正大。 | 《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
错落参差 | 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 作谓语、定语;指交错不齐。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
错落高下 | 犹言长短高低。 | 作谓语、定语;用于秩序等。 | 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
死心落地 | 犹死心塌地。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安公子这几个头,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 |
秋风落叶 |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
丢心落意 | 放心。 | 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沙汀《淘金经》:“表婶婶显出一副丢心落意的神情。” |
肥水不落外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自私。 | 沈从文《一个大王》:“俗话说‘肥水不落外人田’,因此一排人把步枪上了刺刀,守在门边,预备给这弁目过不去。”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落雁沉鱼 | 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貌美。 |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落水狗 | 掉在水里的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 作主语、宾语;指失势的坏人。 |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
水落石出 |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七上八落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心神不定。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作:做工。太阳升起就做工,太阳下山就休息。泛指简朴单纯的生活。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简朴的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 |
愚昧落后 | 愚蠢而不明事理,跟不上形势等。 |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化等。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
七零八落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驹齿未落 | 驹:小马。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比喻人尚年幼。 | 作谓语;指人年幼。 | 《北史 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忧心忡忡是我家龙文(骏马名),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
不落俗套 |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 作谓语、定语;指说话或文章。 |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
落落穆穆 | 落落:冷落的样子;穆穆:淡薄的样子。形容待人冷淡。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晋书 王澄传》:“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
眼张失落 | 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 |
落地生根 |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确定的意思。 |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
从宽发落 | 发落:发放;放过。宽大处理;轻予放过。 |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宽大处理。 |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己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变化很大。 |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
傍人篱落 | 比喻依赖他人。 | 作谓语、宾语;指依靠别人。 | 参见“傍人篱壁”。 |
从轻发落 | 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理案件等。 |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