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大的成语

有关大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大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天下大治 指国泰民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包罗一切。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耆宿大贤 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樊儵传》:“耆宿大贤,多见废弁。”
欢眉大眼 欢:欢喜,快乐。眉开眼笑的样子。作定语、状语;用于人喜悦时。谷峪《新事新办》:“凤兰欢眉大眼的坐在贵德的旁边。”
雍容大雅 见“雍容闲雅”。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风度气质。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作宾语;比喻历史向前发展。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整本大套 谓有计划、有条理、全面。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老舍《赵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端翁,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国的老事儿有许多是合乎科学原理的,不过是没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学始,以科学终而已。”
粗心大意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考虑事情或做事方。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大隐朝市 朝市:朝廷和集市。指真正的隐士不必隐居山林,可以隐居在闹市作宾语、定语;指隐居。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大家闺秀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嘴大喉咙小 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作谓语、定语;指人贪心。
志大才短 志:抱负。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作谓语、定语;指空想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大杖则走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作谓语、定语;指不挨打。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狗窦大开 狗窦:狗洞。嘲笑人缺牙齿。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大好河山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作主语、宾语;指国土。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气高志大 意气高昂,志向远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气势。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你气高志大,见是如此。”
大题小做 把大题目作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的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周作人《鬼的生长》:“但是千百年来已非一日,载籍浩如烟海,门外摸索,不得象尾,而且鬼界的问题似乎也多得很,尽够研究院里先生们一生的检讨,我这里只提出一个题目,即上面所说的鬼之生长,姑且大题小做,略陈管见,仁候明教。”
攻大磨坚 磨:物体相摩擦;坚:硬。比喻艰辛。作宾语、定语;用于做事。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攻大磨坚,莫能与之争。”
深仇大恨 极深极大的仇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双方矛盾很深。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大街小巷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常与方位连用。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轰堂大笑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作谓语、定语;指大家都笑。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宽宏大量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大庭广众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联合式;作定语;指公共场合。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天大地大 形容极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春秋·楚·李耳《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大才盘盘 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盘盘谢家安。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啰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鲁迅《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大功毕成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顺利完成。《汉书 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财大气粗 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作谓语、定语;指有钱人。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大鱼大肉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大中至正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等。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大肆铺张 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偏正式;最谓语、定语;指盲目张扬浪费。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5回:“穆宗皇帝虽有心操办赏灯乐事,终因银根吃紧而不能大肆铺张。”
肥鱼大肉 指丰盛的鱼肉菜肴。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9回:“登时叫人调排桌椅,摆了八席,让众人坐下,暖上酒来,肥鱼大肉的都搬上来。”
号咷大哭 号咷:也写作“嚎啕”,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马大哈 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作宾语、定语;指粗心人。张洁《沉重的翅膀》:“人们不过哈哈大笑一场,说几句苏队长‘马大哈’就算了事。”
晓以大义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张大其词 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浮夸。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大名难居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后称盛名之下不易自处为“大名难居”。作宾语、定语;用于名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大有人在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兼语式;作谓语;同不乏其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宽仁大度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作谓语、定语;指气量很大。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大慈大悲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有时用于讽刺。《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官僚等。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铸成大错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高堂大厦 见“高楼大厦”。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高大的建筑。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大公至正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蚍蜉撼大木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见不知量也。”
才大如海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为小失大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作谓语、宾语;指因小失大。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
迷天大谎 迷:通“弥”。极大的谎话作宾语;形容非常荒谬的谎言。茅盾《子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
大谬不然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大雨如注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作谓语、定语;形容雨下得很大。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大手笔 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家或作品。《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大经大法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肥肉大酒 肥:富饶,富足;大酒:美酒。指美好丰盛的饮食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唐·杜甫《严氏溪放歌》:“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吃大锅饭 比喻企业不论盈亏,个人不分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搞集体分配。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儿,又说是吃大锅饭的儿女,不知民间疾苦,那晓得撑持家事?”
大眼瞪小眼 大眼看着小眼,没有解决的办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惊讶或没有办法时。浩然《艳阳天》第12章:“几句话,把个马连福说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后脊梁背嗖嗖地冒凉气。”
大败亏轮 遭到很大的失败和损失。
大煞风趣 同“大煞风景”。作谓语、定语;用于与好事相对照。郭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二》:“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为再醮亦无根据,且觉大煞风趣,因此我仍照原似未改。”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大国。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滑天下之大稽 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动宾式;作谓语;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鲁迅《花边文学 小品文的生机》:“不但唱工,单是黑头涎脸扮丑脚,丑脚挺胸学黑头,戏场上只见白鼻子的和黑脸孔的丑脚多起来,也就滑天下之大稽。”
绿林大盗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男大当娶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偏正式;作定语、分句;指男子到娶亲时。老舍《骆驼祥子》:“男大当娶,女大当聘,你六十九了,白活!”
广大神通 神通:指神奇的本领。原为佛教语。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作谓语、定语;指无所不能。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作宾语、定语;指没有实效。
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大事化小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再借些,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大谋不谋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狂风大作 刮大风。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天气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贪小失大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烘堂大笑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作谓语、补语;指大家都笑。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遗大投艰 遗、投:交给。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作谓语、定语;指给予重担。《尚书·大浩》:“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
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大仁大义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作宾语、定语;指仁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东洋大海 东洋:东边的大海。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作主语、宾语;指大海。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
大势所趋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主谓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判断语句。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作宾语、分句;指“殊途同归”。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大摇大摆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或动物走路。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大喜若狂 高兴得几乎发狂
百年大业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声威大震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高姓大名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作宾语、定语;用于客气用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国家大计 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作主语、宾语;指与国有关的事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树大根深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大权在握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作谓语、定语;指手中掌握着实权。曾朴《孽海花》第21回:“总要升到了秤长,这才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康庄大路 康庄:宽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作主语、宾语;借指前途。茅盾《夜读偶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已经给世界人民指出了康庄大路。”
阐扬光大 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作谓语;指发扬光大。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蠹:蛀虫;折:断;隙:缝隙。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为害太多,必定造成灾祸,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作宾语、分句;可分开使用。战国·卫·商鞅《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大盗窃国 窃:盗取。形容坏人窃取国家政权。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等。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奋臂大呼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作谓语;指大声呼喊。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大澈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明白。元 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积小成大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汉书 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大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在激烈的斗争中。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枝大于本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与大有作为相对。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大做文章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大喊大叫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作谓语、状语;指叫嚷。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9章:“吴毓鳞首先大喊大叫,‘内阁不能统一,我们不如及早下台。’”
苦大仇深 形容经历过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艰苦生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很大的仇恨。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二柱很少讲话,冯均却摸到他一点苦大仇深的家底。”
大梦初醒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作谓语、定语;指突然觉醒。《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