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溢的成语
有关溢的成语
有关溢的成语共收录18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溢言虚美 | 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方苞《书周颂清庙诗后》:“古人事君亲要于诚信,不敢溢言虚美,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实也。” |
上溢下漏 | 谓上富下贫。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
水满则溢 |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
文彩四溢 | 形容作品典雅。 | 作定语;指作品。 | |
溢于言外 |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思想感情。 | 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
溢美之言 | 过分夸奖的话。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热情洋溢 |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
掩恶溢美 | 溢:水满流出,宣扬。掩盖恶行,宣扬美德。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 |
溢美之语 | 过分夸奖的话。 | 用作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 《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语,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喜溢眉梢 | 形容人很快乐的精神。 | ||
光彩溢目 | 犹光彩夺目。 | 作谓语、定语;形容颜色鲜艳耀眼。 | 《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裴启《语林》:“[石崇]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 |
海不波溢 | 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 作宾语、定语;比喻太平无事。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 |
满而不溢 |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 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 | 《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
溢美溢恶 | 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 作定语;指极端赞美和贬斥。 | 《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才华横溢 |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很有才华的人。 |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溢气坌涌 | |||
溢美之辞 | 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 作主语、宾语;指过分夸奖的话。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