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惊的成语
有关惊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惊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惊风扯火 | 形容大惊小怪,自相惊扰。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沙汀《在祠堂里》:“总是惊风扯火的!请问,搜查也搜查了,他还会把那个抓起来去枪毙么?不会的。” |
失惊打怪 |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
打草惊蛇 |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
惊涛怒浪 | 同“惊涛骇浪”。 | 作宾语、定语;形容波涛汹涌。 | 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漂流。” |
惊心骇瞩 | 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
惊才绝艳 | 见“惊才绝艳”。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赞叹。 |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
惊涛巨浪 | 同“惊涛骇浪”。 | 作宾语、定语;形容波涛汹涌。 | 清·李调元《大风渡黄河歌》:“我闻黄河天上来,惊涛巨浪相喧豗。” |
匕鬯无惊 | 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 | 作谓语、定语;形容镇定自若,纪律严明。 | 黄远庸《弹劾案与新内阁》:“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 |
惊喜欲狂 |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 作谓语、宾语;形容喜出望外。 | 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
鸾跂鸿惊 | 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法等。 | 宋·黄伯恩《法帖刊误·王大令书上》:“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联合式;作定语;指震动很大。 | 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
怵目惊心 |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让人震惊的场面。 | 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
匕鬯不惊 | 匕:羹匙;鬯:古时用郁金草酿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镇定自若,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 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
惊风怒涛 |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刘大櫆《谢氏妹六十寿序》:“回思三十年前,惊风怒涛,恍如梦寐。”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用于说明事物壮观。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走蚓惊蛇 | 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 |
惊心眩目 |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 《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
惊心丧魄 | 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 | 作谓语、定语;用于恐惧时。 | 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
鸡犬无惊 | 见“鸡犬不惊”。 | 作谓语、宾语、补语、分句;形容军纪严明。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鸡犬无惊,百姓大悦。”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
鸡犬不惊 |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分句;形容军纪严明。 |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
胆战心惊 |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
鸟惊鱼散 | 见“鸟散鱼溃”。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 | 《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
惊世骇目 | 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
大惊失色 |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 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
魂惊胆颤 | 形容惊恐万分。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3回:“薛举一枝画戟神出鬼没,若舞梨花,遍身解数。官军看了,个个魂惊胆颤。” |
一鸣惊人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惊见骇闻 | 见“惊耳骇目”。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
风尘之惊 | 风尘:战乱。战乱发生的警报。 | 作宾语;用于战争等。 | 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威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喧嚣,仓黄促战。”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自相惊忧 |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边尘不惊 | 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相安无事。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
心惊胆裂 | 同“心惊胆战”。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
一坐尽惊 | 谓满座皆惊服。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
猿惊鹤怨 | 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
宠辱不惊 |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
乘虚可惊 | 乘:趁;虚:空虚;惊:惊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 | 作谓语;用于战争或处事等。 | 《投笔肤谈·达权》:“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敌可取。” |
担惊忍怕 |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担心害怕。 |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
惊魂失魄 | 同“惊魂丧魄”。 | 作谓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 《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
大吃一惊 | 形容非常吃惊。 |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非常吃惊。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
惊才风逸 |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 作谓语;指人的才华。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
打鸭惊鸳 | 见“打鸭惊鸳鸯”。 | 作谓语、定语;比喻打甲惊乙。 | 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 |
见惯不惊 |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 作谓语、宾语;指不以为然。 |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
惊蛇入草 |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 唐 韦续《书诀墨薮》:“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 |
惊风骇浪 | 喻使世俗震动、极不寻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据地保那张报单,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批了‘如详办理’四个大字,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
骇浪惊涛 |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作宾语、定语;指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斗争。 | 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半夜敲门不吃惊 | 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心里踏实。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惊人之举 |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 作宾语;指壮举。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相惊伯有 |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 作宾语、定语;用于方言。 | 《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惊猿脱兔 |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作宾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
鱼惊鸟散 | 见“鱼溃鸟散”。 | 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
望洋惊叹 | 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叹息。 | 清·杭世骏《<李太白全集>序》:“书来质余,方望洋惊叹,五体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 |
惊喜交加 | 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 作定语、状语;同“惊喜交集”。 | 金 董解元《西厢记》卷四:“生闻之,惊喜交集。” |
惊魂未定 |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 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
惊世绝俗 |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
又惊又喜 | 既惊讶又高兴。 | 作谓语、状语;用于意外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忽闻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 |
惊惶万状 | 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 作谓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
惊惶无措 |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幺办才好。 | 作定语、状语、补语;指惊慌。 | 《北齐书 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惊心夺目 | 指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势或感触等。 | 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
心惊胆碎 | 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
胆破心惊 | 形容非常害怕。 | 作谓语、状语;指害怕。 | 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破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
鱼惊鸟溃 | 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 | 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
自相惊扰 |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耽惊受怕 | 担受惊吓。 |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 元 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 |
惊愚骇俗 |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
触目惊心 |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态严重。 |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
半夜敲门心不惊 | 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 作谓语、分句;指心里踏实。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惊喜交集 | 交集:不同感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又吃惊;又高兴。 | 主谓式;作状语;含褒义。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惊喜交加。” |
飞鸟惊蛇 |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
游云惊龙 | 形容书法精妙。 |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人的书法。 | 《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惊魂丧魄 | 形容十分恐惧。 | 作谓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语:言语。形容作诗或写文章极力追求寻觅惊人的佳句。 | 作宾语、定语;指语句平淡。 |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翩若惊鸿 | 翩:轻快;轻盈。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形容姿态轻盈。 |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 |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一坐皆惊 | 见“一坐尽惊”。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
惊心掉胆 |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
惊心骇目 | 同“惊心骇瞩”。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达时《夫已氏之支那观》:“不学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隐,亦聊为读者惊心骇目,不为所惑之一助云尔。” |
貌不惊人 | 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
惊群动众 | 见“惊师动众”。 | 作谓语、宾语;指惊动很多人。 | 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
愤风惊浪 | 狂风骇浪。 | 作宾语、定语;同“狂风骇浪”。 |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武帝]便投劾星弛,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 |
惊神泣鬼 | 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 作谓语、定语;指文章或气势等。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
海波不惊 | 惊:震动。比喻平安无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唐·李庾《东都赋》:“开元太平,海波不惊,乃驾神都,东人夸荣。” |
狼顾麕惊 | 比喻惊恐万状。 | ||
神色不惊 | 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
惊心骇神 | 谓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闻说,惊心骇神,渴仰之情,不离心腑。” |
鸟惊鱼溃 |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 | 《隋书 杨玄感传论》:“民为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 |
惊恐万状 |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
令人吃惊 | 让人感到惊讶。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惊慌无措 | 同“惊惶失措”。 | 作谓语、状语;指不知所措。 | 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更深夜静,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惊慌无措。” |
惊魂摄魄 | 见“惊魂夺魄”。 | 作定语、状语;用于声势等。 |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
惊神破胆 | 形容极其恐惧。 | 作谓语、定语;用于十分恐惧。 |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
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宠辱若惊 |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 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
石破天惊 |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震惊。 |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惊心悲魄 | 谓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 《宋书·周朗传》:“是杀人之日有数途,生人之岁无一理,不知复百年间,将尽以草木为世邪,此最是惊心悲魄恸哭太息者。” |
惊天地,泣鬼神 | 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 清 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 |
一惊非小 | 受到的惊恐不小。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6回:“灯笼灭了,包袱也不见了,这一惊非小。” |
惊世震俗 | 见“惊世骇俗”。 | 作谓语、定语;用于言行或事件等。 | 宋·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 |
惊心褫魄 | 见“惊心丧魄”。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焦竑《焦氏笔乘·支谈下》:“世方惊心褫魄,我独燕处超然。” |
惊愕失色 |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 作谓语、状语;指十分吃惊。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