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棒的成语

有关棒的成语

有关棒的成语共收录15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搠枪使棒 搠:戳。搬弄兵器,指动武。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斗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他庄上如常有搠枪使棒的人来,如何知他做这般的事?”
棒打鸳鸯 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作定语、宾语;指拆散别人夫妻。明 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 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杀威棒 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使枪弄棒 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
舞枪弄棒 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试看全伙里舞枪弄棒的书生,犹胜满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掴:用巴掌打。打一棒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作宾语、分句;比喻做事扎实。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持刀弄棒 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欢习武。作谓语、宾语;指习武。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夹枪带棒 指言语中暗藏讽刺。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三锤两棒 形容处事简单明快。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他本来也没准备耽搁这么长时间,心想行不行三锤两棒就完了,他转几天就回来了。”
当头一棒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舞棍弄棒 挥舞着棍棒,高压统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人民都成了反革命,而真正的反革命都戴着马克思主义的面具,在人民头上舞棍弄棒……”
铁棒磨成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一棒一条痕 比喻做事扎实。连动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做事扎实。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十卷:“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十拷九棒 谓严刑拷打。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万死千生,打杀这个射粮军,哥也,你可甚么那得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