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跃的成语

有关跃的成语

有关跃的成语共收录36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凫趋雀跃 象野鸭那样快跑,象鸟雀那样跳跃。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欢欣鼓舞。唐 卢照邻《穷鱼赋》:“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
浮光跃金 月光照在浮动的水面上,金光跳跃。
鱼跃鸢飞 鸢:老鹰。鱼在水里跳;鹰在天上飞。比喻各得其所;自由自在。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欣喜雀跃 雀跃:鸟雀跳跃。喜悦得像鸟雀跳跃似的。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宋江闻报,把那忧国家,哭兄弟的病证,退了九分九厘,欣喜雀跃,同众将拔寨都起。”
匣剑何时跃 匣剑:藏在匣中的宝剑。藏在匣中的宝剑什么时候会跳出来。比喻贤才什么时候才能施展本领。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诗:“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
虫鸣螽跃 螽:螽斯,昆虫名。草虫鸣叫螽斯跳。作宾语、定语;指自然规律。《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拏风跃云 比喻气概雄伟。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宋濂《凤阳陈方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拏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作谓语、宾语;用于作战。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龙跃鸿矫 喻高举远逝。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距跃三百 指欢欣之极。作谓语;指十分高兴。《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拿风跃云 拿:握持。比喻气概雄杰俊伟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气概。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拊髀雀跃 拊:拍击;髀:大腿。拍打着大腿,像雀儿欢跳一样。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作谓语、状语;用于兴奋时。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抚髀雀跃而游。”
欢欣踊跃 欢欣:欢乐而兴奋。欢乐热烈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场面。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欢欣踊跃,情有无量。”
龙跃凤鸣 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作谓语、定语;指人才华出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鱼跃龙门 同“鱼化龙”。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横戈跃马 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作谓语、定语;形容在战场上作战的神态。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龙跃虎踞 喻超逸雄奇。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至若泾阳先生,以龙跃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随手合辙,意至而词随,更不劳其拣择。”
跃然纸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跃跃纸上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秃僮,傻如跛婢,戆如屠户,懒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跃跃纸上。”
燕跃鹄踊 形容迅捷威猛。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工作、学习等。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儿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鸢飞鱼跃 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跃马弯弓 〖释义〗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 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欢忻踊跃 忻:同“欣”。欢乐热烈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场面。《元史·窦默传》:“今天顺人应,诞登大宝,天下生民莫不欢忻踊跃,引领盛治。”
踊跃争先 踊跃:欢欣奋起的样子。积极争着赶在前头,不甘落后。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遇见善事,莫不踊跃争先,毫无小人习气,因而邻邦都以‘大人国’呼之。”
跳跃纸上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喜跃抃舞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作谓语;形容极度欢乐。《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横刀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作谓语、定语;形容在战场上作战的神态。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横枪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士等。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跃马扬鞭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虎跃龙骧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
龙翔凤跃 见“龙翔凤舞”。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宋·苏轼《告文宣王文》:“诡然如龙翔凤跃。纯乎玉振而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