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援的成语
有关援的成语
有关援的成语共收录25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以叔援嫂 |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以叔援嫂”谓权宜行事。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围城打援 | 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
援笔而就 | 就:完成。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 | 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 清·李渔《意中缘·名逋》:“我想求诗求字的,还容易打发。唯有索画一事,最难应酬。须要逐笔画写出来,不是可以倚马而成,援笔而就的。” |
援之以手 | 对他人进行救助。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
八方支援 |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各方面都支援。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援引荐举 | 荐:推荐。引进和推荐人材。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王充《论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于衡门之下。” |
授手援溺 | 授手:伸手;溺:淹没。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
援笔成章 | 援笔:拿起笔来。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作谓语、定语;指人文思敏捷。 | 唐 蒋防《霍小玉传》:“生素多才思,援笔成章。” |
上援下推 | 上面牵引下面推。比喻推荐引进。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礼记·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
嫂溺叔援 |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援鳖失龟 | 比喻得不偿失。 | 作宾语、定语;指因小失大。 | 《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莫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
援疑质理 | 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 |
投袂援戈 | 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梁书 武帝纪》:“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 |
奥援有灵 |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显露神通。 | 作谓语;用于事物及人际关系。 | 明 文秉《先拨志始》下卷:“皆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
首尾相援 | 谓前后互相照应。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或战争等。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 |
援古证今 | 援:引。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
援古刺今 |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粮尽援绝 |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 作宾语、定语;指十分艰难的境地。 |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援溺振渴 | 振:通“赈”,救济。援救落水的人,周济饥渴的人。指帮助落难者。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
有例可援 | 有成例可以援引。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
弹尽援绝 |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宾语、定语;指陷入绝境。 |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孤立无援 |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 联合式;作状语、定语;用于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
援笔立成 |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 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 《南史·蔡景历传》:“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
围点打援 | 一种战术,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然后使用主力部队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 | 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但是老练的帝国军人却揣摸不到于而龙牌下押的什么注,是围点打援,目标朝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