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腋的成语
有关腋的成语
有关腋的成语共收录16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肘腋之患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偏正式;作主语;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雉头狐腋 | 以雉头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着讲究,生活奢侈。 |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穿着。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
腋肘之患 | 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作主语、宾语;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一狐之腋 | 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少量而珍贵的东西。 |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害起肘腋 | 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 作谓语、状语;形容内乱。 | 《晋书·江统传》:“寇发心腹,害起肘腋。” |
宵狐之腋 | 宵:通“小”;腋:腋窝。小狐狸腋下的毛皮。比喻珍贵的东西。 |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肘腋之变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祸生肘腋 |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作宾语、定语;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集腋为裘 | 见“集腋成裘”。 | 作宾语、谓语、宾语;比喻积少成多。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事生肘腋 |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作谓语、定语;指身边的事变。 | 《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变生肘腋 |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紧缩式;作状语;形容内乱。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集腋成裘 |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积少成多。 | 《慎子 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
肘腋之下 | 肘腋:胳膊肘与胳肢窝。比喻切近的地方。 |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
肘腋之忧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常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倘此例他日踵行,亦肘腋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