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胡的成语

有关胡的成语

有关胡的成语共收录71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信口胡言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胡行乱为 犹胡作非为。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任意做坏事。清·陈天华《警世钟》:“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
闷胡卢 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或难以弄清楚的事情。作宾语;用于比喻句。鲁迅《彷徨·肥皂》:“这是什么闷胡卢,没头没脑的。”
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任意做坏事。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一派胡言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吹胡子瞪眼睛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作谓语、状语;指发怒的样子。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掩口胡卢 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偏正式;作谓语;指暗笑。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封胡遏末 比喻优秀子弟。作宾语;指优秀子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眉毛胡子一把抓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作宾语、定语;指主次不分。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吹胡子瞪眼 形容很生气的样子。作宾语、状语、定语;用于人发怒时。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一榻胡涂 见“一塌糊涂”。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混乱局面。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胡里胡涂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作定语;指人的头脑或印象。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信口胡诌 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
胡作乱为 胡作非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任意做坏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决不可戏而不戏,胡作乱为。”
一塌胡涂 见“一塌糊涂”。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混乱局面。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胡说乱道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作谓语、宾语;同“胡说八道”。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胡越之祸 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作宾语;比喻战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胡搅蛮缠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讲道理,纠缠不放。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头发胡子一把抓 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主次不分。艾芜《南行记》:“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
胡肥锺瘦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作宾语、定语;形容书法各有其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龙胡之痛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胡说白道 犹言胡说八道。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说话没根据。《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随口胡诌 随便搪塞。作谓语、宾语;指信口开河。
琵琶胡语 见“琵琶旧语”。作宾语、定语;用于古语。唐·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作宾语、定语;指共患难。语出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胡越一家 喻居地远隔者聚集一堂。犹言四海一家。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胡孙入袋 胡孙:同“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中计而行动失去自由。作宾语;指失去自由。宋·欧阳修《归田录》:“梅圣俞诗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初受敕修《唐书》,语妻曰:‘吾之修书,可谓胡孙入布袋矣!’妻曰:‘君之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肝胆胡越 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喻远隔。肝胆,喻近。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虽近犹远。《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胡吹乱嗙 嗙:自夸,吹牛。形容乱说大话,信口吹牛。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曾朴《孽海花》第22回:“老实告诉你说吧,别花言巧语了,也别胡吹乱嗙了,要我上你家里去老虎头上抓毛儿,我不干!”
花藜胡哨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作定语、状语;比喻浮华而不实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藜胡哨的。”
胡天胡地 见“胡天胡帝”。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阿英《西门买书记》:“也有一两家兼售古书了,但他们不识货,开价往往是胡天胡地。”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老舍《骆驼祥子》:“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信嘴胡说 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言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胡服骑射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诗 豳风 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胡子工程 喻指进度缓慢、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张贤亮《出卖“荒凉”》:“企业由‘国营’,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为‘胡子工程’、‘钓鱼工程’。”
封胡羯末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作宾语;指优秀子弟。《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適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胡诌八扯 胡扯瞎说。
胡天胡帝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联合式;作宾语;表示尊敬崇仰。《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伊于胡底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胡作胡为 胡作非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任意做坏事。洪深《赵阎王》第六幕:“我没有法子,只好依从,到后来溜了手,才胡作胡为的呀!”
死胡同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曲波《林海雪原》:“我们利用了奶头山的天险,仙姑洞这个死胡同,把许匪堵成瓮中之鳖。”
胡诌乱扯 胡诌八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9回:“独眼窝翻译官胡诌乱扯地对杨徳说:‘皇军扫荡兴县,大大的胜利!’”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胡为乱信 为:做,干。胡乱地做事,盲目地迷信。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
胡编乱造 没有根据、不合情理地胡乱编造。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话。孙犁《小说杂谈》:“他的小说的失败,并不完全在这结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编乱造。”
胡拉乱扯 见“胡拉混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扯的还不同。”
胡说八道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说话没根据。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乱语胡言 胡说;瞎扯。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说话没根据。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省可里乱语胡言!”
走胡走越 胡: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越:古国名,在今江浙一带。比喻智能之士被迫逃亡,为敌国所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胡吃海喝 无节制地大吃大喝。
掩口胡卢而笑 胡卢:喉间的笑声。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作谓语、定语;指暗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胡猜乱道 道:说话。胡乱猜疑与谈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瞎猜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
胡言乱道 胡言乱语。作定语、谓语、宾语;形容说话没根据。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胡言汉语 犹言胡言乱语。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说话没根据。《五灯会元·智海逸禅师法嗣·黄檗志因禅师》:“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汉语。”
查查胡胡 咋咋呼呼。表示炫耀自己。
胡诌乱道 胡诌,随意胡说。作谓语、宾语;指吹牛。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
胡吹海摔 胡吹胡来,不负责任。
胡思乱量 犹胡思乱想。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毫无收益的思想。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
胡诌乱说 胡诌,随意胡说。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则你休听他这酒魔的汉呵,一谜里便胡诌乱说。”
昏愦胡涂 昏愦:昏乱。形容头脑糊涂,不明事理。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鲁迅《拟豫言》:“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愦胡涂。’”
胡诌乱傍 吹牛,信口开河。作谓语、宾语;指吹牛。古立高《隆冬》:“那寡妇在屋里也听见了,开始以为孔驰仁胡诌乱傍,而且也听不十分懂,后来越听越觉着并非单纯虚张声势,于是也慌了神。”
胡枝扯叶 亦作“胡支扯叶”。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瓶儿道:‘你这老货偏有这些胡枝扯叶的。你明日不来,我和你答话。’”
胡猜乱想 没有根据地随意猜想。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瞎猜疑。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胡猜乱想,惊疑不定。”
胡打海摔 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
胡思乱想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毫无收益的思想。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花里胡哨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浮华而不实在。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说话没根据。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乱作胡为 犹胡作非为。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任意做坏事。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胡歌野调 指下流的歌曲小调。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歌野调,胡支扯叶。”
胡走游飞 漫无目的,四处游荡。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