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谦的成语

有关谦的成语

有关谦的成语共收录19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谦谦下士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作谓语、定语;指态度谦虚。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纵是当朝元宰,也须要谦谦下士为嘉。”
你谦我让 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作谓语、定语;指相互推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
谦恭下士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谦躬下士 犹言谦恭下士。作谓语、定语;指态度谦虚。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对读书人十分珍重。”
一谦四益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好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益谦亏盈 犹谦受益,满招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史稿 柴潮生传》:“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风,益谦亏盈,检身之至理。”
黄公好谦 指人过分谦虚。作宾语、定语;指人过分谦虚。《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
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作谓语、定语;指人虚心。《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谦谦君子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周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卑自牧 谦卑:谦虚;牧:养。谦虚谨慎,修身养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养性。《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谦以下士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作谓语、定语;指态度谦虚。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下士得也。”
谦受益,满招损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谦恭虚己 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却也谦恭虚己,百凡从事。”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复句式;作补语;含褒义。《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谦尊而光 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周易 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谦让未遑 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作谓语;用于书面语。《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
谦恭仁厚 指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愈加钦敬。”
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谦逊下士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作谓语、定语;指态度谦虚。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