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锅的成语
有关锅的成语
有关锅的成语共收录28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 比喻贪心不足。 | 作谓语、宾语;用于为人贪婪。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时候,他为香菱儿不能到手,和姑妈打了多少饥荒。” |
热锅上蝼蚁 |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同“热锅上蚂蚁”。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急躁等。 | 《隋唐演义》第十九回:“这壁厢太子与杨素,是热锅上蝼蚁,盼不到一个消息。” |
买米下锅 |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 作谓语、宾语;指家中无余粮。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
吃大锅饭 | 比喻企业不论盈亏,个人不分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 |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搞集体分配。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儿,又说是吃大锅饭的儿女,不知民间疾苦,那晓得撑持家事?” |
打破砂锅问到底 |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 见“打破沙锅问到底”。 |
连锅端 | 喻指完全除灭或尽数挪走。 | 作谓语、宾语;指全部。 | 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弟兄们下山后,连锅端进炮营不拆伴儿。” |
一锅粥 | 形容一团糟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柯岗《逐鹿中原》第七章:“一进城就搞成了一锅粥,四处乱钻。” |
热锅炒菜 | 比喻利用现成的条件办事。 | 作谓语、宾语;指趁热打铁。 | |
拔锅卷席 | ①比喻带走全部家当。②犹言卷铺盖。比喻被解雇。 | 作谓语、宾语;指卷走。 | 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本飞机天天来头上转,城里掉了几个蛋;大官们携金带银,小官们拔锅卷席的,都跑光了。”②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稍微有点不顺心,地主就要拔锅卷席,撵你出去。” |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 比喻贪心不足。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十六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 | |
埋锅造饭 | 造:制作。在平地上挖灶安锅做饭。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群体行动。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九回:“又见军士捱了一夜,肚中料是饥饿,即令埋锅造饭。” |
热锅上蚂蚁 | 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坐立不安的样子。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把个赵氏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一般。” |
背黑锅 | 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 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你们也真傻!何苦替他们两人背黑锅?” |
十家锅灶九不同 |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很难求得一致。 | 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
热锅上的蚂蚁 |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 ||
等米下锅 |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 连动式;作谓语;形容境况很窘迫。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
揭不开锅 |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贫穷。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
打破沙锅问到底 | 问:同“璺”谐音;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或裂缝。比喻对事情寻根究底。 |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 宋 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砸锅卖铁 | 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现在不是五八年炼钢铁那阵子,一声号令,千军万马,砸锅卖铁跟你上。” |
扫锅刮灶 | 谓倾其所有。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们已经是扫锅刮灶的都拿了出来,不瞒你说,家里连一块钱都不剩了。” |
一锅煮 | 比喻不分彼此,一样看待或处理。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对具体人应作具体分析,把他们都当作叛乱分子一锅煮,可能越闹越乱。” |
一锅端 | 比喻一下子全拿出来,没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灭。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李晓明《平原枪声》:“不要说一个毛孩子,就是三两排人我也可以给他一锅端了!” |
打破砂锅 | 比喻追根究底。 | 作谓语、宾语;用于探究。 | 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
打破沙锅璺到底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 |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 |
冷锅里爆豆 | 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林斤澜《满城飞花》:“沉默了仿佛一个黑夜,冷锅里爆豆般说道:‘我不上学了。’” |
打破砂锅璺到底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 |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端的是谁打了来?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
清锅冷灶 | 见“清灰冷灶”。 | 作宾语、定语;用于无法吃饭。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走到计氏院内,只见清锅冷灶,一物也无。” |
大锅饭 | 用大锅烧的供很多人吃的饭菜。比喻分配上的极端平均主义。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像黄原这样的贫困山区,如果不砸烂大锅饭,实行生产责任制,就不可能寻找另外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