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包的成语
有关包的成语
有关包的成语共收录37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骑马顶包 | 包:包裹。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 作宾语、定语;指人机械。 | 《嘻谈续录》:“恐马负太沉,顶在头上,可省马力。” |
一手包办 | 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口头语。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
解衣包火 |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
大胆包身 | 谓胆量极大。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
把持包办 | 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作谓语、宾语;指全包。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
包罗万象 |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 《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兼包并畜 | 同“兼收并蓄”。 |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兼容性大。 | 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 |
大度包容 |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
土包子 |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 作宾语;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
放下包袱 | 放:安放,搁置。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 作谓语;指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
遮羞包丑 | 指掩盖感到羞耻和丑陋的东西。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钱钟书《围城》:“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
酒囊饭包 | 见“酒囊饭袋”。 | 作宾语、定语;指无能之辈。 | 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
一揽包收 | 谓总揽一切。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指台抹凳,担汤担水,一揽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
纸包不住火 | 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 作宾语、定语;指事实是掩盖不了。 |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纸包不住火……那笔款子,你收留不得。” |
包揽词讼 | 包揽: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词讼:诉讼。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 作谓语、宾语;指招揽官司。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 |
兼容并包 | 兼、并:同时照顾或包括有关的各方面;容:容纳;包:包含。把相关的东西都容纳、包含进来。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 | 西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
包打天下 | 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 作谓语、定语;指独揽一切重任。 | 《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
包罗万有 | 犹包罗万象。 | 作谓语、定语;形容内容丰富。 | 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所关心的事,真是包罗万有。” |
含垢包羞 | 同“含垢忍耻”。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 | 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
包胥之哭 | 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 作宾语、定语;指求外援。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
山包海汇 | 包:包容;汇:众水会合。汇聚。比喻包罗万象。 | 作谓语、定语;指汇集。 | 明·胡应麟《少皇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山包海汇,各适厥用。” |
包羞忍辱 |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 作定语、宾语;指人的气量大。 | 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
包办代替 | 包办:一手办理;独自负责。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揽;不让别人参与。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所有工作独揽,不让人插手。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
包而不办 | 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讲信誉。 |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
兼包并容 | 见“兼容并包”。 | 作谓语、定语、分句;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 | 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
无所不包 | 包:包容。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 东汉 王充《论衡》:“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
色胆包天 |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
胆大包天 |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胆子极大。 |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
包举宇内 |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作谓语、定语;用于政治等。 |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包羞忍耻 |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人气量大。 |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狗胆包天 | 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 作谓语、定语;用于骂人。 | 《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
包藏祸心 |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万象包罗 | 象:形状,样子;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罗:捕鸟的网;包罗:容纳。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 作谓语、定语;形容内容丰富。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
一手包揽 | 一个人办理全部事情,不容许别人插手。 | 作谓语、宾语;指独揽。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3回:“你一手包揽,我只赊我的头钱。” |
包藏奸心 | 犹言包藏祸心。 | 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 三国 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
山包海容 |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 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