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音的成语

有关音的成语

有关音的成语共收录8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下里巴音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通俗艺术。
泮林革音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作宾语、定语;指环境改变人。《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知音识趣 趣:情趣。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锲倸你一锲倸?”
空谷跫音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作宾语;形容事物等。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丝竹之音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作宾语;指音乐。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梵呗圆音 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作宾语;指举行法会。鲁迅《法会和歌剧》:“梵呗圆音,竟将为轻歌曼舞所‘加被’,岂不出乎意表也哉!”
金口玉音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作主语、宾语;指说话正确,补能改变。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渺无音讯 指毫无消息。作定语、宾语;指毫无消息。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新任务》:“太阳下了山,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炮弹还是渺无音讯。”
音容凄断 声音凄凉、容貌愁苦到了极点。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
音容笑貌 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纶音佛语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作宾语、定语;形容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晋书 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甘酒嗜音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音稀信杳 杳:深远,无影无声。音信一点也得不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无名氏《字字锦》曲:“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误约盟言。”
音信杳无 没有一点消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遏密八音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元首之死。《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音问两绝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间,音问两绝。”
异口同音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笙磬同音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诗经 小雅 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足音空谷 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汤显祖《答王相如书》:“足音空谷,乃有相如。”胡熊锷《粲如到问偕隐内子目疾代赋以谢之》诗:“眼底浮云成变幻,足音空谷到沈幽。”
亢音高唱 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汉 傅毅《舞赋》:“动朱唇,纡清扬,亢音高唱,为乐之方。”
鹿死不择音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复句式;作宾语;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地方。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正始之音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余音绕梁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足音跫然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作宾语、定语;比喻难得的来客。《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音声如钟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说话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声音笑貌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言谈、表情等。《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繁音促节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等。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音容宛在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唐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伫候佳音 伫:久立而等待。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作谓语;指殷切盼望。
杳无音讯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一点儿音信。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德音莫违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作谓语;用于劝诫人。《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青鸟传音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弦歌之音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作宾语;用于教学。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毫无消息。巴金《发的故事 窗下》:“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信地丢开了我,让我孤零零地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
咬音咂字 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作定语、状语;用于说话。萧乾《栗子·皈依》:“‘所以你这臭丫头就没了魂似地跟了下去,对吗?’老妇人咬音咂字地说。”
八音遏密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遏:阻止;遏密: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各种乐器停止演奏。指国家元首去世。作主语、谓语;指国家元首去世。《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杳无音耗 犹言杳无音信。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一点儿音信。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众啄同音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五四”爱国运动资料 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青岛归我,众啄同音。”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 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袅袅余音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桑间之音 指淫靡的音乐。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总结等。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弦外之音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言外之意。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故知词也者,言有尽而音意无穷也。”
笑貌声音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言谈、表情等。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声音,不殊常度,而言动举止,如出两人。”
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空谷足音 谷:山谷。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事物等。庄周《庄子 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北鄙之音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作主语、宾语;指亡国的音乐。《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鸾音鹤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唐·罗隐《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诗:“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
濮上之音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知音谙吕 谙:熟悉;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一个家知音谙吕,一个家唾玉喷珠。”
正声雅音 纯正优雅的音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 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
知音识曲 指通晓音乐。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秋胡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弦外遗音 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声矣。”
清音幽韵 比喻文章造诣极深。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遗音馀韵 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哓音瘏口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虽然,菲封不弃,敝帚自珍,哓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劳,不欲泯没。”
遗音余韵 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宣和书谱 皇象》:“则又见其遗音余韵,得之于笔墨外也。”
音耗不绝 音耗:消息。消息和书信不断。指保持联系。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唐·张读《宣室志·计真》:“生留旬月,乃挈妻孥归青齐,自是李君音耗不绝。”
一锤定音 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一槌定音 见“一锤定音”。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朱可 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郑卫之音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作宾语;指淫乐。《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丝竹八音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作主语、宾语;用于音乐等。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音乐。《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靡靡之音 靡靡:颓废萎靡。使人萎靡、颓唐的声音。形容颓废、萎靡或淫荡的音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十过》:“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杳无音信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音容如在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作谓语;形容对死者的想念。《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绕梁之音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作主语、宾语;用于音乐等。晋陆机《演连珠》:“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弦外有音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作宾语、定语;指书信。元 高明《琵琶记 伯喈行路》:“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
音问杳然 音问:音信。书信收不到,消息也没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是时真宗在魏府,与众臣悬望救兵消息,音问杳然。”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跫然足音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作宾语;比喻难得的东西。《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余音缭绕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音问相继 音问:音信。书信和别人捎来的问候连续而来。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刘禹锡《令狐仆射》诗题:“令狐仆射与予投分素深,纵山川阻峭,然音问相继。”
养音九皋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佛旨纶音 纶音:皇帝的诏令。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便是佛旨纶音,要把她送到龙宫去,作个龙女,也许是万两黄金,买不动她那不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