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秉的成语
有关秉的成语
有关秉的成语共收录28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秉文兼武 | 犹言能文能武。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本事。 |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
秉公办事 | 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理公物等。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
一秉至公 |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
一秉大公 |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 | 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
史鱼秉直 | 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秉钧当轴 | 犹言秉钧持轴。执政掌权。 | 作谓语、定语;指当权。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八》:“皆边塞将材而不可秉钧当轴。”又《〈淮南盐法轻本私议〉自序》:“用备秉政当轴之君子采择焉。” |
秉旄仗钺 | 秉:执持;旄:古代军旗;钺:掌权的兵器。比喻掌握军事大权。 | 作谓语、定语;指掌军权。 |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秉公灭私 | 秉:掌握,主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 人的秉性是极难转变的。即言人性难以改变。 | 用来形容多年形成的思想、习惯、作风极不容易改变。一般作谓语、宾语。 | 《元曲选·无名氏〈谢金吾〉三》:“可不的山河易改;本姓(性)难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鲁迅书信集·九0六·致赵家璧》:“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无论怎么小心;总不免发一点‘不妥’的议论。” |
遵道秉义 | 犹言遵守道义。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唐·柳宗元《清河张府君墓志铭》:“逮夫弱冠,遵道秉义。” |
秉笏披袍 | 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作官。 | 作谓语、定语;指做官。 | 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
秉政当轴 | 秉:执持;当轴:要员。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 | 作谓语、定语;指当权。 | 清·魏源《<淮南盐法轻本私议>自序》:“用备秉政当轴之君子采择焉。” |
一秉虔诚 | 谓诚心诚意。 | 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
秉正无私 | 主持正义,没有私念。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正直。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闻得包公秉正无私,不畏权势。” |
风中秉烛 | 秉:拿着。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 作宾语、定语;指即将消灭的事物。 |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
秉公办理 |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作谓语、宾语;指按章办事。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
秉要执本 |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作谓语、宾语;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
秉烛待旦 |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作谓语、定语;形容心情急迫。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本性很难改变。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秉文经武 |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本事。 | 南朝 梁 沈约《王亮等封侯诏》:“秉文经武,任惟腹心。” |
秉公无私 |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 作谓语、定语;指人办事公正。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
秉节持重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行。 | 《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
秉轴持钧 | 秉:执持;轴:中心,枢纽;持:握;钧: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或处于中心或关键位置。 | 作谓语、定语;指当权。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
当风秉烛 | 秉:举着。迎着风举着蜡烛。比喻身陷危险境地。 | 作宾语、定语;指情况危急。 | 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
秉公任直 |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作谓语、定语;指人很正直。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
秉笔直书 |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 连动式;作谓语;形容客观对待历史。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秉烛夜游 | 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秉钧持轴 | 执政掌权。 | 作谓语、定语;指当权。 | 明 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则夫不动声色而坐销天下之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