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太的成语
有关太的成语
有关太的成语共收录36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太阿在握 | 太阿:泰阿,宝剑名;握:执持。比喻掌握权柄。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
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 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偏正式;作宾语、分句;用于疑问句。 |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
玄香太守 | 太守:官名。墨汁的别称。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墨汁。 | 《纂异记》:“薛稷为墨封九锡,拜松烟督护,玄香太守,兼亳州诸郡平章事。” |
太仓稊米 |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 偏正式;作宾语、分句;比喻非常渺小。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
安如太山 | 见“安如泰山”。 |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坚固不可摧毁。 |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
太阿之柄 | 太阿:宝剑名;柄:器物的把儿。比喻权柄、权力。 |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清·觉佛《女英雄》:“昏君无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 |
去太去甚 | 见“去泰去甚”。 |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唐·刘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清官。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喟然太息 | 喟然:叹气的样子;太息:大声叹气。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 作谓语、状语;指感慨。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
相煎太急 | 形容兄弟或内部之间的残杀或破坏。 | 作宾语、定语;用于内部争斗。 |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天下太平 |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国家。 | 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太山北斗 | 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 作主语、宾语;指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 |
太平无事 |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安全。 |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
龙泉太阿 |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古代宝剑。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
逼人太甚 | 逼:逼迫;甚:超过。指对人逼迫不留余地。 | 作谓语、宾语;指强迫别人。 |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
赘食太仓 | 指无功受禄。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 宋洪迈《容斋三笔人当知足》:“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乡衮赵子直不妨使绝禄粟,俾之因任,方用赘食太仓为愧,而亲朋谓予爵位不逮二兄,以为耿耿。” |
太丘道广 |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 作谓语;指交游甚广。 | 《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
歌舞太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指粉饰太平。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社会安定。 | 《南齐书·陈显达传》:“须享尘一静,西迎大驾,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
滓秽太清 | 滓秽:玷污,污辱;太清:天空。污染天空,比喻玷污清白。 | 作谓语、宾语;指人玷污清白。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滓秽太清邪?’” |
阿斗太子 |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指懦弱无能的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高阳《胡雪岩全传 灯火楼台》:“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
花花太岁 | 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 作宾语、定语;同“花花公子”。 | 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 |
离题太远 | 离开主题很远,不着边际。 | 作谓语;指不着边际。 | 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最后如果不算离题太远,我们还要具体地讲一点我们对于作者与作品的见解。” |
太平无象 | 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讽刺。 |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 |
太阿倒持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使自己被动。 |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
太仓一粟 |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 偏正式;作宾语、分句;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 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太上忘情 | 太上:指圣人。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 作宾语、定语;指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粉饰太平 | 粉饰:粉刷装饰;太平:社会平安兴旺。把黑暗混乱的社会局面装扮成太平盛世。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示弄虚作假。 | 宋 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
太平盛世 |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
欺人太甚 | 甚: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
太上皇 | 皇帝之父。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新唐书·突厥传》:“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
倒持太阿 | 见“倒持泰阿”。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