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霜的成语

有关霜的成语

有关霜的成语共收录69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飞霜六月 旧时比喻有冤狱。作宾语、定语;比喻有冤狱、冤情。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雨鬣霜蹄 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状如飘雨,四蹄飞翻,色白如霜。作宾语、定语;指骏马。元·吴澄《八骏图》诗:“阴山铁骑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南史 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两鬓如霜 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老人。宋 刘辰翁《西江月 新秋写兴》词:“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如霜。”
卧雪眠霜 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霜行草宿 谓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作谓语、定语;用于旅行等。《宋书·孝义传·孙法宗》:“单身勤苦,霜行草宿,营办棺惇,造立冢墓,葬送母兄,俭而有礼。”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女子容貌艳丽。清 伤时子《苍鹰击 割爱》:“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
雪上加霜 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陨雹飞霜 指遭受冤枉和诬陷。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汉 王充《论衡 感虚》:“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霜露之辰 指父母先人的生日。
履霜知冰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履霜之戒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偏正式;作宾语;指灾祸将临当知所以戒慎。清 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鸿飞霜降 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眠霜卧雪 睡卧于霜雪之中。形容在外劳苦。作宾语、定语;用于旅途辛劳。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也曾苦征恶战,眠霜卧雪,多有功勋。”
久经风霜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雪压霜欺 欺:凌辱。比喻备受凌辱折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受了些风吹日炙,雪压霜欺。”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霜露之思 对父母先祖的思念。作宾语;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露往霜来 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时间变化。晋·左思《吴都赋》:“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沐雨经霜 谓承受雨淋霜打。形容历尽辛苦。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屠隆《昙花记·云游遇师》:“还想我沐雨经霜,身中锁甲,手里沉枪。”
六月飞霜 旧时比喻有冤狱。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有冤狱、冤情。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星霜荏苒 星霜:代指年岁;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形容岁月渐渐消逝作宾语、定语;指时间飞快地流逝。唐·温庭筠《寄崔先生》:“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霜露之疾 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指感冒。作宾语;指感冒。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作谓语、宾语;用于生活。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斗霜傲雪 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
沐露沾霜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旅行生活。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因公入务,怀书将相之门;沐露沾霜,拥箒公侯之门。”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紫电清霜 紫电、清霜:都是古宝剑名,紫电是吴大帝的六把宝剑之一。形容武器锋利精良。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王勃《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嫩草怕霜霜怕日 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作宾语、定语;指强中自有强中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9回:“如两句俗语说的:‘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还被恶人磨。’”
霜露之病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作宾语;指小疾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艳如桃李,冷如霜雪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容貌艳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雪鬓霜鬟 白发。借指老年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凛若冰霜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欺霜傲雪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意志坚定。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傲霜枝 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气节。宋 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诗经 魏风 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严霜烈日 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
五月飞霜 借指冤狱。
饱经风霜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字夹风霜 夹:夹杂、搀杂。字句里夹杂着风霜。比喻文章森严而有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晋·葛洪《西京杂记》:“淮南王刘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夹风霜。’”
鹤骨霜髯 瘦骨白须。形容年老。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宋·苏轼《赠岭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风刀霜剑 冷风似刀寒霜如剑。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经历磨炼,面对困难无所畏。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栉霜沐露 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李渔《怜香伴·僦居》:“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傲霜斗雪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作谓语、定语;指人的骨气。《上饶集中营 炼狱散记》:“墙上草,风吹摇摆、霜冻枯萎;而腊梅,却傲霜斗雪,开出满树繁花。”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偏正式;作宾语;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履霜坚冰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看到事物苗头就对其发展有所警戒。《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赛雪欺霜 赛:超过。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严峻。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姑娘因作了那等一个梦,这一提起儿,又把那斩钢截铁的心肠,赛雪欺霜的面孔给提回来,重答了紧板了。”
饱经霜雪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霜露之感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偏正式;作宾语;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春露秋霜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作宾语、定语;指怀念先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雪鬓霜毛 同“雪鬓霜鬟”。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
冷若冰霜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态度。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字挟风霜 比喻文笔褒贬森严。作谓语;指文章。
屡变星霜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宋 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几月,屡变星霜。”
傲雪欺霜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意志坚定,对逆境毫不在乎。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琨玉秋霜 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品性。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凛如霜雪 同“凛若冰霜”。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态度严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霜气横秋 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星霜屡移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作宾语;表示岁月更换。唐 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含霜履雪 比喻品行高洁。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风霜雨雪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艳如桃李,凛若冰霜 凛:严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容貌艳丽。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个绝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钗荆,端庄俏丽。”
潘鬓成霜 潘:晋代诗人潘岳。指中年鬓发开始发白。作状语、定语;指人到中年。晋·潘岳《秋兴赋并序》:“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凛若秋霜 同“凛若冰霜”。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态度严肃。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披霜冒露 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赶路等。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