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艾的成语
有关艾的成语
有关艾的成语共收录22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方兴未艾 |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刚兴起还没有停止。现多用来形容事物正处于兴旺阶段或形容正在蓬勃发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痛自创艾 |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
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作宾语;用于劝诫人。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芝艾并焚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和美丑。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
芝艾共焚 | 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
艾发衰容 |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 作主语、宾语;用于老年人。 | 唐 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
方来未艾 | 谓(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 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 | 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霈如霖雨,润泽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来而未艾也。” |
未艾方兴 | 方兴未艾。谓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 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 | 清·陈炽《议院》:“英人创之于前,德国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
奇庞福艾 | 庞:脸盘;艾:美好。相貌奇特的人多福。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新唐书·李勣传》:“临事选将,必訾相其奇庞福艾者遣之。” |
期期艾艾 |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口吃。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
兰艾同焚 |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 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 《晋书 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
芝艾同焚 | 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书·沈攸之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敌,何陈能坚?……芝艾同焚,悔将何及!” |
萧敷艾荣 | 萧:艾蒿;荣:开花。比喻委曲求全而飞黄腾达。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
方滋未艾 | 见“方兴未艾”。 | 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 | 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咳,权相所为,一无忌惮至此。主少国疑之祸,方滋未艾矣!” |
梨眉艾发 |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 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 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 |
兰艾难分 |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 作宾语、定语;指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 《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
芝艾俱尽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 作宾语、定语;指同归于尽。 | 南朝·梁·梁元帝《讨侯景檄》:“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
芝艾俱焚 | 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 作宾语、定语;指同归于尽。 |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
灼艾分痛 | 比喻兄弟友爱。 | 作宾语、定语;用于兄弟。 | 《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
灸艾分痛 | 比喻兄弟友爱。 | 作宾语、定语;用于兄弟。 | 《宋史 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