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申的成语

有关申的成语

有关申的成语共收录12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申冤吐气 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引而申之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而申之,以究万原。”
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渐乖训抚之宜。”
熊经鸟申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三令五申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申旦达夕 申:至;夕:夜。自夜到晨,从晨到夜。作谓语、状语;指日夜不停。《梁书·张贊传》:“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己。”
引申触类 见“引伸触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郁抑不申 郁抑:抑郁。胸中忧闷不舒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北史·文苑传序》:“道撼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奉申贺敬 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作分句;客套语。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小屈大申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申祸无良 申:重复。申祸:第二次遭祸事。无良:形容自己没有道德。重遭祸事,是因为自己没有道德而造成的。
达诚申信 达:表达;申:申明;信:诚实。表达忠诚信实的心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榖,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