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卵的成语

有关卵的成语

有关卵的成语共收录3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如山压卵 比喻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刘崇乌合之众,苟遇王师,必如山压卵耳。”
累卵之危 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偏正式;作宾语。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以碫投卵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必胜。《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危于累卵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巢毁卵破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巢倾卵破 鸟巢倒了,卵也会打碎。比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免。连动式;则谓语、定语;指全部毁灭。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卵与石斗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排山压卵 比喻事情极容易成功,毫不费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晋书 列女传 杜有道妻严氏》:“何邓执政,必为玄害,亦由排山压卵,以汤沃雪耳,奈何与之为亲?”
泰山压卵 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晋书 孙惠传》:“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4卷:“所谓以羊将狼,投卵击石,幸而不用,何过望哉!”
以卵敌石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取灭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
杀鸡取卵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破巢馀卵 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破巢完卵 见“破巢馀卵”。作宾语、定语;用于灾后。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诗:“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鸡伏鹄卵 伏:孵卵;鹄:天鹅。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破卵倾巢 碎裂鸟卵,倾覆鸟窠。比喻斩草除根,手段残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明·陈与郊《义犬记》第三折:“却原来分属师生,曾受深恩也。破卵倾巢太不仁。”
卵覆鸟飞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而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二卵弃干城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孔丛子 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若卵投石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汉书 刑法志》:“以桀诈尧,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
巢倾卵覆 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见“巢倾卵破”。
破巢余卵 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灾后。明 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
覆巢破卵 覆:翻;破:打破。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作宾语、定语;用于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汉·陆贾《新语·辅政》:“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覆巢毁卵 覆:翻倒。巢:鸟窝。毁:破坏。卵:蛋。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亦作“覆巢破卵”、“覆巢倾卵”、“覆巢无完卵”。作宾语、定语;用于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应同》:“夫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
覆巢倾卵 覆:翻。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作宾语、定语;用于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覆巢倾卵之中,笺传《燕子》,焚屋沉舟之际,唱出《春灯》。”
以卵投石 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画卵雕薪 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等。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见卵求鸡 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庄子 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卵石不敌 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汉 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危如累卵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以石投卵 见“以碫投卵”。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必胜。《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晋书·温峤传》:“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
事危累卵 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作宾语、定语;指局势极端危险。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以卵击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覆巢无完卵 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复句式;作分句;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