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宅的成语

有关宅的成语

有关宅的成语共收录21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作宾语、定语;指为人。《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家反宅乱 见“家烦宅乱”。作宾语、状语;形容家里吵吵闹闹。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月娘道:‘他见你家反宅乱要去,你管他腿事?’”
家烦宅乱 家中上下不得安宁。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作宾语、状语;用于家庭不和。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母亲,不要家烦宅乱,枉惹人耻笑,我则今日辞了母亲,我往汴京寻我舅舅,自作个营运去。”
寸田尺宅 比喻微薄的资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很薄的家业。宋 苏轼《游罗浮山》诗:“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
泛家浮宅 泛:漂浮水上。形容以船为家,浪迹江湖。作宾语、定语;指浪迹江湖。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龚惟长先生》:“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
豪门贵宅 豪门:巨富权贵之家。指有权势的富贵人家。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富贵人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
家翻宅乱 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6回:“你想那一年,我说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宝玉没急死了,闹得家翻宅乱。”
泛宅浮家 谓以船为家。宋·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词:“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宋·陆游《书志》诗:“老身长子知无憾,泛宅浮家苦未能。”
宅中图大 居于中心,谋划四方。指得地势之利。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文选 张衡<东京赋>》:“彼偏居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薛综注:“东京居天地之中,所图者四海这外。”
拔宅飞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作谓语、定语;指修道成仙。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大院深宅 深:指由内到外的距离大。房屋众多,庭院深广。多指富贵人家的住宅。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富贵人家的住宅。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闲杂人赶离门外。”
浮家泛宅 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联合式;作宾语、补语;浪迹江湖。《新唐书 隐逸传 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徙宅忘妻 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西汉 刘向《说苑 敬慎》:“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连动式;作谓语;指修道成仙。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4卷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宅心忠厚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
宅心知训 宅心:居心;训:规范,准则。心里知道规范、准则。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尚书·康诰》:“汝丕远惟商者奇成人,宅心知训。”
魂不守宅 见“魂不守舍”。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精神不集中。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深宅大院 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旧时多指富贵人家。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富贵人家的住宅。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便待折摧了舞榭歌楼。”
宅心仁厚 指人忠心而厚道。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复句式;作分句;指好邻居很难得。《南史 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率土宅心 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天下归心。作谓语、定语;指天下一心。《晋书 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 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