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攀的成语

有关攀的成语

有关攀的成语共收录4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攀藤附葛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旅行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攀今吊古 见“攀今吊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攀蟾折桂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考试高中。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讬凤攀龙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朝攀暮折 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花木等。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
攀龙附骥 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依附有权势的人。《三国志 吴志 吴主孙权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 孙权与浩周书》:“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
攀辕扣马 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作谓语、定语;指热情挽留。《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攀云追月 攀:攀附。攀援青云而上天。比喻仕宦登进。作谓语、宾语;用于仕途。三国·魏·曹植《苦思行》诗:“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攀今掉古 同“攀今吊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更兼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今掉古,卖弄才学。”
附骥攀鸿 攀:攀附;鸿:天鹅。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作谓语、宾语;指依附别人。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附骥攀鳞 比喻追随有名望的人左右,依附其成名。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宋 释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语》诗:“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龙志未摧。”
攀高结贵 见“攀高接贵”。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依附权势。《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攀高接贵 谓攀附结交高贵的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巴结权贵。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攀今揽古 见“攀今揽古”。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你这般攀今揽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攀高谒贵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巴结权贵。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附翼攀鳞 同“攀龙附凤”。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巴结别人。《北史·孙腾斛律羡等传论》:“位非宠进,功籍势成,附翼攀鳞,郁为佐命之首。”
攀藤揽葛 手拉葛藤向上。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藤附葛”。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旅行等。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三折:“峨嵋岭下,攀藤揽葛采樵人。”
攀亲道故 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拉关系。梁羽生《风云雷电》第15回:“你这小子是刚出道的雏儿吗?我们在这里‘剪径’,难道你以为我是要和你攀亲道故么?”
不敢高攀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主动与他人结交。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攀亲托熟 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拉关系。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
高不可攀 攀:攀登。高得无法攀登。形容很难达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难以亲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很难达到。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龙攀凤附 犹言攀龙附凤。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巴结别人。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夤缘攀附 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作谓语、定语;指趋炎附势。《明史·尹直传》:“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攀龙附凤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高攀不上 不能同等与地位、名誉较自己高的人结交或攀亲。作谓语、宾语;用于自谦。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你们钟府上是做官的仕宦之家,我们做买卖的,恐怕高攀不上吧?”
攀花问柳 见“攀花折柳”。作谓语、宾语;指男子狎妓。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托凤攀龙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巴结别人。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扬戏传》:“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
攀花折柳 喻狎妓。作谓语、宾语;指男子狎妓。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则为我攀花折柳,致令的有国难投。”
攀辕卧辙 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仕进》:“饯去任,当攀辕卧辙。”
攀高枝儿 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比喻人想往高处攀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往高处攀。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阳荪身后说:‘老赵、老佟另攀高枝啦!’”
攀龙托凤 攀:高攀,接近;托:依附。比喻巴结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巴结别人。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
狐媚猿攀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明 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折桂攀蟾 蟾:蟾蜍。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比喻科举及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
攀龙讬凤 犹言攀龙附凤。
攀炎附热 犹言趋炎附势。
牵丝攀藤 比喻东拉西扯地攀附。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唐弢《尺素书》:“出版过有关鲁迅的书籍,而后牵丝攀藤,将自己打扮成独一无二的‘鲁迅专家’。”
附凤攀龙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巴结权贵。汉 扬雄《法言 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攀今览古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折柳攀花 折:断。比喻男子狎妓。作谓语、宾语;指狎妓。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攀车卧辙 见“攀辕卧辙”。作谓语、定语;指好官离任。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
攀鳞附翼 犹言攀龙附凤。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馔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
攀今比昔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作谓语;用于古今对比。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你攀今比昔!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关大王面赤非干醉。”
凤附龙攀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