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满的成语

有关满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满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月满则亏 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作宾语、分句;指要慎重其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三平二满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誉满天下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君七岁,能诵数经,背碑覆局;十岁以文章知名;十五誉满天下。”
行成功满 行:道行;功:功德。指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作谓语、宾语;指成功。金·王喆《夜行船》词:“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
功行圆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财产很多。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称心满意 称心如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满城风雨 满城:指全城各处。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后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由于坏事。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虚受益,满招损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满车而归 满:满满地;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作谓语、定语;指收获大。明·李贽《又与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
志得意满 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满肚疑团 疑团: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莫明其妙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行满功圆 行:道行;功:功德。指修行期满,得道成仙。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成功。元·无名氏《新水令·殿前欢》曲:“要行满功圆,跨鹤儿飞上天。”
精神满腹 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富有才智。《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气满志骄 见“气充志骄”。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春风满面 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人和蔼。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风满面乐醄醄,一声长笑海山高。”
名满天下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满堂灌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教学等。
志骄意满 形容得意骄傲。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贲志骄意满,不复顾虑。”
满堂红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处处兴旺。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满舌生花 比喻能说会道。作谓语、定语;指人会说话。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杏林春满 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作宾语、定语;用于医生。
怨声满道 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为不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气得志满 形容春风得意,心满意足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穷坑难满 指贪心不足或饭量很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复斋漫录》:“刘韐以丰城尉,性不饮酒,时推官某善饮啖,抵邑公会,以谚语戏曰:‘小器易盈真县尉。’刘答曰:‘穷坑难满是推官。’”
志足意满 犹志得意满。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泪流满面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作谓语、状语;形容极度悲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怨气满腹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后汉书 祭祀志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
称心满愿 称心如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合符心意。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俺两个得成双,称心满愿。”
肠肥脑满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指不劳而获,无所用心。《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满腹诗书 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作谓语;指很有才华。宋·陆游《梦与刘韶美夜饮乐甚》:“岸巾谈笑今谁记,满腹诗书只自愚。”
漏卮难满 卮:励酒器。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多比喻权利的外溢。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淮南子·氾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满腔怒火 满腔:充满心中;怒火:形容极大的愤怒。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作宾语、谓语;用于十分愤怒。《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满山遍野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作谓语、定语;形容数量多。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汗流满面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劳累。鲁迅《彷徨 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满袖春风 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作谓语、定语;用于得意时。元 张可久《水仙子》曲:“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踌躇满志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水满则溢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兵革满道 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作谓语、定语;指战乱。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心满原足 见“心满意足”。
满腔义愤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作谓语、定语;用于愤怒。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
人满为患 因人多造成了困难。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
潘郎车满 潘安的车上装满果子。形容美男子受到女性的青睐。作宾语、定语;指美男受青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满腹文章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宾语、定语;指欣欣向荣的景象。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心满意得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满面含春 比喻心情喜悦舒畅,满脸笑容。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高兴时。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才回过头来满面含春的向安公子道:‘尊客,这石头放在哪里?’”
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吹网欲满 对网吹气,欲使之满。比喻不可能。作宾语、定语;用于不可能的事。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佛印了元禅师》:“后世学者,渔猎文字语言,正如吹网欲满,非禺即狂。”
经纶满腹 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学问。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很有学问。宋 洪炎《西渡诗集 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满腹怀经纶,笔间含露雨。”
满目疮痍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行满功成 行:道行;功:功德。指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得道成仙。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成功。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乃李云卿行满功成之日,冲霄得道之时。”
气满志得 谓志愿实现,心满意足。
荆榛满目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作谓语、宾语;指荒凉的景象。《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功完行满 功:功德;行:道行。指出家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作谓语、宾语;指成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满盘皆输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器满则覆 亦作“器满将覆”。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满座风生 见“满坐风生”。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宋·韩淲《涧泉日记》中卷:“谈论滑稽,文彩可观,围棋饮酒,满座风生。”
器满将覆 见“器满则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满腔热忱 忱:真实的心情。内心充满了热烈而真诚的感情。用作褒义。多用于工作;待人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满腔热枕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器满意得 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貌。作宾语、定语;指人骄傲。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春色满园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心满愿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心情。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心满愿足。”元 胡祗遹《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荆棘满途 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作宾语、补语、定语;比喻前进路上困难重重。元·任昱《上小楼·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
怒容满面 满脸怒气。作谓语、状语;指人发怒。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老残看刚弼怒容满面,连声吆喝,却有意呕着他顽,便轻轻的说道:‘你先莫问我是什么人,且让我说两句话。’”
居功自满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作谓语、状语、定语;指骄傲自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沟满濠平 濠:护城河。形容填满所有的空隙。作定语、状语;形容饱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见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下,吃了个狼餐虎咽,沟满壕平。”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志盈心满 犹志得意满。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晋书·袁甫传》:“寿阳以西皆是中国,新平强吴,美宝皆入,志盈心满,用长欢娱。”
秤平斗满 指做买卖规矩,不短斤少两。作宾语、定语;用于买卖。
羞惭满面 满脸是羞惭的表情。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贾珍听见是贾琏的声音,唬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
遂心满意 见“遂心如意”。作谓语、定语;指称心满意。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满目萧然 萧然:冷落的样子。满目是凄凉的景象。作谓语、定语;用于凄凉的景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恶贯满盈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很坏。《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意满志得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作谓语、定语;指满足。清 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
满满登登 极丰富的,富裕的,装得很多的。作定语、状语;形容很丰富。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学校、礼堂、招待所都住得满满登登的。”
哀鸿满路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七满八平 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作宾语、定语;形容很满。清·赵翼《锦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刺瑞刻猴地几多,七满八平何处可施巧?”
满脸春风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情好。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丰丰满满 指人体胖得适度好看。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黑眉花眼,一口白牙,身体发育得丰丰满满,正是庄稼人所梦想的那种女人。”
功德圆满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主谓式;作状语、定语;指某件事情已经圆满结束。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满城桃李 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作宾语、定语;用于教师。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满打满算 全部计算在内。联合式;作谓语;指全部计算在内。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孔夫子给子华他们老太太的米,那是行人情,自然给的是串过的细米,那得满打满算。”
谦受益,满招损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满天飞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行踪不定。宋 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风威卷荷叶满天飞,火势燎芦林连梗断。”
沾沾自满 犹言沾沾自喜。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的情绪,这还不能说,群众已完全觉悟,形成了一个运动。”
羽毛丰满 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力量相当强大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体肥大,羽毛丰茂。”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填坑满谷 塞满坑谷。比喻物资丰富充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物资丰富充足。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佗佗籍籍,填坑满谷。”
满脸生花 满脸高兴的样子。作谓语、状语;指心情好。
饮河满腹 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偏正式;作宾语;用于劝诫人。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槊血满袖 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作宾语、状语;指战斗。唐·刘知畿《史通·模拟》:“至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于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
肥肠满脑 同“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肥胖丑陋的形象。清·捧花生《画舫馀谭》:“酒楼废而茶园兴,岂肥肠满脑者,餍饫既深,亦思乞灵于七碗耶?”
琳琅满目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满门抄斩 投没财产,杀戮全家。作谓语、宾语;指杀戮全家。鲁迅《呐喊·阿Q正传》:“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满山满谷 到处都是。形容非常多。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植物等。元·郑光祖《蟾宫曲》:“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