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焦的成语

有关焦的成语

有关焦的成语共收录42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焦金烁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北齐 刘昼《刘子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乌焦巴弓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作状语;多用于口语。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五回:“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
心焦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她摸黑坐着,心焦火燎地等着邻家的闺女从夜校回来帮她收拾。”
近火先焦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比喻跟祸事接近的人首先遭殃。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神焦鬼烂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清 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皆伐山通道,穷搜窟宅,神焦鬼烂。”
劳心焦思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联合式;作谓语;指冥思苦想。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心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一片焦土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作宾语;指被焚毁的景象。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口干舌焦 见“口燥唇干”。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干渴。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鬼道:‘老弟,我们饥了。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请你如何?’”
焦唇敝舌 谓费尽口舌。作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不然,终日三五聚谈,焦唇敝舌,成得甚事?”
劳身焦思 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作谓语、宾语;指人很辛苦。《史记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漏瓮沃焦釜 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作宾语;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焦眉苦脸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作定语、状语;指愁苦的神色。沙汀《困兽记》:“‘为了这一点事,你还不知道,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
焦熬投石 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比喻事情一定失败。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事情一定失败。荀况《荀子 议兵》:“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焦头烂额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非常狼狈窘迫。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唇焦口燥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喉焦唇干 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形容极力劝说。作谓语、状语;指非常渴。汉·焦延寿《易林》第13卷:“龙马上山,焦无水泉,喉焦唇干,渴不能言。”
舌干唇焦 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作谓语、状语;形容心中异常着急。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暂宿邮亭>》:“为何马犹不至,心焦如火,怎辞劳瘁。”
黄天焦日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作宾语、分句;指大白天。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管秃唇焦 管:笔管,指笔;焦:干燥。笔写秃,嘴唇说干。比喻办事交涉很费力。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办事。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外部以咨商藩部为辞,藩部以官民不便为说,虽管秃唇焦,而终无如彼何。”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作宾语、定语;用于凶险环境。《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焦心如焚 焦:干燥到极点。费尽心思,万分忧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宵旰焦劳 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作谓语、状语;指勤于政务。《明史 章懋传》:“此下陛下宵旰焦劳,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
焦心热中 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焦金流石 金属烧焦,石头熔化。形容天气干旱酷热。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天气格外炎热。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唇焦舌敝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联合式;作谓语;指费尽口舌。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头焦额烂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作宾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尺牍新抄》第七卷:“非苦非甜,人之头焦额烂,脱之无奈丝牵。”
苦身焦思 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作谓语;用于人。《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作谓语、状语;形容心中异常着急。叶圣陶《线下·游泳》:“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道:‘人家危险的时候,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
鬼烂神焦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苦心焦思 焦思:焦急地思索。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又说他苦心焦思六七年,竟不能把太平天国消灭。”
焦唇干肺 谓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顺民》:“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舌敝唇焦 敝:破;焦: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说话很多;费尽口舌。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焦眉皱眼 见“焦眉愁眼”。作定语、状语;指愁苦的神色。沙汀《兽道》:“街上十分冷落,几个站在门口看街的女人,老远就焦眉皱眼,随即退进门槛内面去了。”
焦思苦虑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作谓语、状语;指苦想。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苦心焦虑 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欧阳山《三家巷》:“经过三番五次的苦心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
焦眉愁眼 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作定语、状语;指愁苦的神色。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焦沙烂石 将沙烧焦,石烧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作定语;形容天气格外炎热。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为寒则疑冰裂地,为热则焦沙烂石。”
焦心劳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忧急。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 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枯脑焦心 谓竭尽心力。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云南杂志>》:“是留东同人枯脑焦心日夜经营者也。”
烂额焦头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作谓语、状语;指窘迫的样子。宋 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
焦唇干舌 见“焦唇干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