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臂的成语
有关臂的成语
有关臂的成语共收录53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奋臂一呼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作谓语;指大声呼喊。 | 《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
铜头铁臂 | 见“铜头铁额”。 | 作宾语、定语;指人勇猛强悍。 | 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
怒臂当辙 | 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辙:车辙。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随叛楚》:“随非惟不自忧,乃不自量其力,怒臂当辙,以蹈祸败。” |
三首六臂 | 同“三头六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神通广大。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子牙见对营门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
螳臂当辕 | 螳臂:螳螂的前腿;当:阻挡;辕:借指车。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
把臂徐去 | 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
奋臂大呼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作谓语;指大声呼喊。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
扼臂啮指 |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 作宾语、定语;指母子心灵感应。 |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
独臂将军 | 指孤立无援的人。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 |
交臂失之 | 交臂:胳膊碰胳膊。胳膊相碰;擦身而过。指当面错过或失掉好机会。 | 偏正式;作状语;形容没有抓住机会。 |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
六臂三头 | 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本事大。 | 明 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头待怎么,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 |
割臂之盟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作宾语;指男女秘订婚约。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螳螂奋臂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唐 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
振臂一呼 | 挥动手臂;大声号召。振:挥动。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号召。 | 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
螳臂自雄 | 螳螂奋举腿臂想去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狂妄自大。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若螳臂自雄,鹅痴不逊,天兵一下,玉石俱焚。” |
螳臂当辙 |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 斗促织》:“螳臂当辙横,怒蛙致凭轼。” |
失之交臂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作定语;指受束缚。 | 《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
鼠肝虫臂 |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
三头六臂 |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神通广大。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
攘臂一呼 |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号召。 | 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
鼠臂虮肝 | 犹言鼠肝虫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清·钱谦益《仙坛唱和诗》:“生尝畏世谙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鼠臂虮肝更何有,从今一一听天工。” |
螳臂扼辙 | 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辙:行车的方向。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
搤臂啮指 | 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 ||
袒胸露臂 | 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 作谓语、定语;指衣冠不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
失诸交臂 | 指当面错过机会。 | 作谓语、定语;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见“失之交臂”。 |
猿臂之势 | 猿猴之臂长而且敏捷,能运气自如。比喻能攻能守,可进可退的作战形势。 |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新唐书·李光弼传》:“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势也。” |
九折臂 | 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 战国 楚 屈原 《九章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把臂入林 |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作谓语;指与朋友一起归隐。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
捋臂揎拳 | 捋:卷起;揎:拳打。卷起袖子,伸出拳头,准备动手。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准备动武。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7回:“为人性刚,喜则眉花眼笑,怒则捋臂揎拳,胆大心雄,头高气硬。” |
臂有四肘 | 比喻不凡的相貌。 | 《幼学琼林 卷二 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 |
相失交臂 | 《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后以“相失交臂”喻机会错过。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
揎腕攘臂 | 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清·戴名世《〈齐讴集〉自序》:“譬之盲僮跛竖,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于藩篱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 |
螳臂挡车 |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
揎拳裸臂 |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先把棺木放在一门厢房里,然后揎拳裸臂,跨入房中,教玉英姊妹走开。” |
怒臂当车 | 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 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小生怒臂当车,自取戮辱,惭愧惭愧!” |
虫臂鼠肝 |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 庄周《庄子 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
左膀右臂 | 比喻得力的助手。 | 作宾语、定语;指助手。 | 凌叔华《古韵》:“据说恭亲王把他视为左膀右臂,将来肯定官运亨通。” |
掉臂不顾 | 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 《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
使臂使指 |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 | 作谓语、宾语;比喻指挥自如。 | 《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三头八臂 | 见“三头六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神通广大。 |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
举首奋臂 | 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
啮臂之好 | 旧时指男女密约婚嫁之事。 | 作宾语;多用于男女之间。 |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修月生与文香甚昵,素有啮臂之好。” |
枕山臂江 | 谓依山傍水。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王应麟《玉海·地理·州镇》:“庆元据会稽之东,枕山臂江,负溟渤,控扶桑。” |
袒臂挥拳 | 挽袖露臂,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形态。 | 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说的别,包弹遍,不嫌些蹬弩开弓,怎说他袒臂挥拳。” |
啮臂为盟 | 啮:咬。咬臂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 作谓语、定语;指结盟。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吴小员外焚香设誓,啮臂为盟。” |
虫臂拒辙 | 拒:抵抗;辙:车轮痕迹,指车。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 作宾语、定语;指力量悬殊。 | 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
交臂相失 | 犹言交臂失之。 | 作谓语、宾语;形容没有抓住机会。 | 唐·冉元一《薛刚墓志》:“齐体合欢,交臂相失。” |
一臂之力 | 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 | 偏正式;作宾语;常用在助后。 |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
螳臂当车 | 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
割臂盟公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秘订婚约。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