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症的成语

有关症的成语

有关症的成语共收录8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对症用药 症:病症。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对症发药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采取具体对待的办法处理问题。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治不好的绝症。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症结所在 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事情或问题的关键所在。作宾语;指问题所在。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阎若璩》:“沈潜二十余年,乃尽得其症结所在。”
疑难杂症 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医学等。鲁迅《二心集 风马牛》:“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
对症下药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对症之药 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四》:“(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