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夕的成语
有关夕的成语
有关夕的成语共收录84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朝盈夕虚 | 盈:满;虚:空虚。早上充盈,晚上空虚。形容对人忽冷忽热,反复无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 | 汉·应劭《风俗通·穷通》:“愿君勿怨,请于市论,朝而盈焉,夕而虚焉,求在故往,亡故去。” |
夕惕朝乾 |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朝成夕毁 | 形容翻新之速。 | 作宾语、定语;指变化快。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 |
朝乾夕惕 |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联合式;作谓语;指终日勤奋,不敢松懈。 | 《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月夕花晨 | 见“月夕花朝”。 | 作宾语、定语;指良辰美景。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程为人风雅绝伦,议论潇洒,李悦焉。越日折柬酬之,欢笑益洽。从此月夕花晨,未尝不相共也。” |
朝过夕改 | 形容改正错误快。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迅速改正错误。 |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
旦夕之危 |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 作宾语;指危险迫在眉睫。 |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
朝前夕惕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偷安旦夕 |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
朝不图夕 | 图:图谋。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 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 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 |
日干夕惕 | 干干,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干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今夕有酒今夕醉 | 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没有长远打算。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
匪朝伊夕 |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 作定语、状语;指时间长。 | 《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
昼乾夕惕 | 形容日夜勤勉戒慎。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前蜀 杜光庭《贺臣体渐痊愈表》:“昼乾夕惕,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忧轸而寒暄爽候。” |
祸在旦夕 |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 作宾语、定语;指灾祸马上来临。 |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
危在旦夕 |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花晨月夕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作宾语;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 清 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
亡不待夕 | 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 ||
命在朝夕 | 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间。形容生命垂危。 |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危险。 |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用于政策的变更。 |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朝不谋夕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
昼警夕惕 | 日夜警惕戒慎。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
朝夕不倦 | 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 作谓语、状语;指勤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
朝干夕惕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 联合式;作谓语;指终日勤奋,不敢松懈。 | 《周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朝夕之策 | 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 作主语、宾语;用于计谋。 | 汉·班固《答宾戏》:“意者且运朝夕之策。” |
朝朝暮夕 |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短时间。 | |
申旦达夕 | 申:至;夕:夜。自夜到晨,从晨到夜。 | 作谓语、状语;指日夜不停。 | 《梁书·张贊传》:“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己。” |
朝荣夕毙 | 毙:死亡。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短暂。 | 晋·潘岳《朝菌赋》:“奈何兮繁华,朝荣兮夕毙。” |
连朝接夕 | 朝:早晨;夕:晚上。早晨接晚上,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干。 | 作状语;用于连续工作。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
寅忧夕惕 | 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 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 | 《南齐书·明帝纪》:“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 |
朝思夕想 | 朝:早晨。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男女情爱方面。 | 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青琐窥观生悒怏,苦杀也朝思夕想。” |
朝晖夕阴 | 晖:日光。早晚阴晴变化。 | 作宾语;指早晚阴晴变化。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夕阳西下 |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 作宾语、定语;指黄昏。 |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朝闻夕死 |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连动式;作谓语;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
昼干夕惕 | 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祸在朝夕 | 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时间。指祸患来临在即。 | 作宾语、定语;指灾祸马上来临。 | 《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承勋虑祸在朝夕,与诸弟同谋,杀节度判官邱涛。” |
朝令夕更 | 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的变更。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后来他只能置北京政府的威信于不顾,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朝令夕更’。” |
一朝一夕 | 一个早晨;一个傍晚。指很短的时间之内。 |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用于否定句。 | 《周易 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朝荣夕悴 | 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短暂。 | 《魏书·韩显宗传》:“然官位非常,有朝荣而夕悴。” |
亡在旦夕 | 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 作谓语、定语;指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 《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
朝不及夕 | 形容情况危急。 | 主谓式;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
朝夕共处 | 朝:早晨。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 作谓语、定语;形容常生活在一起。 | |
命在旦夕 |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危险。 |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
只争朝夕 |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朝荣夕灭 | 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短暂。 | 《晋书·王沈传》:“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
朝闻夕没 |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作宾语、定语;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 |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并序》:“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 |
朝夕相处 |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 作谓语、定语;形容常生活在一起。 | 孙犁《秀露集·<从维熙小说选>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否定句。 | 《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只争旦夕 |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 作谓语、定语;指抓紧时间。 |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
朝发夕至 |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两地距离近。 | 唐 韩愈《鳄鱼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
朝观夕览 | 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对宝贵的东西爱不释手。 | 作谓语、宾语;用于学习等。 | 唐·张彦远《名画记》:“高平公进书画表曰:‘前代帝王多求遗逸,朝观夕览,收鉴于斯。” |
朝闻夕改 |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 作宾语、定语;指人有自知之明。 | 《晋书 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
花朝月夕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 联合式;作宾语;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朝饔夕飧 | 指才疏力薄,除吃饭外别无所能。 |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 明 李东阳《后东山草堂赋》:“吾侪细人,朝饔夕飧,观山而不穷其巅,望海而不极其源。” |
晨提夕命 | 犹言朝夕教诲。 | 作宾语、定语;用于教诲等。 | 明·陈子龙《应本序》:“子龙得备吏于越,得侍先生左右,晨提夕命者且三载,又岂易遇哉!” |
朝干夕愓 | 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 语出《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朝出夕改 | 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的变更。 | 《周书·权景宣传》:“而景宣以任遇隆重,遂骄傲恣纵,多自矜伐,兼纳贿货,指麾节度,朝出夕改。” |
日乾夕惕 | 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朝乾夕愓 | 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 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
朝生夕死 |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 作谓语、定语;形容短命。 | 《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 |
花辰月夕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作宾语;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
一旦一夕 | 同“一朝一夕”。 | 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史记·太史公自序》:“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
夕寐宵兴 |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
朝华夕秀 | 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 作谓语、定语;指文章等。 | 晋·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
朝斯夕斯 |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 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 | 《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
朝兢夕惕 | 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 作谓语、宾语;指终日勤奋,不敢松懈。 | 宋·朱熹《戊申封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
匪伊朝夕 | 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指是子不少。 | 作状语;指时间长。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我有志,匪伊朝夕。” |
朝思夕计 | 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 作谓语、宾语;用于思考。 | 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仆七十三岁,朝思夕计,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 |
月夕花朝 |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 作宾语、定语;指良辰美景。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朝更夕改 | 朝:早上。早晨刚变过,晚上又改变。形容施政或言行经常变动不定。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的变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回:“适来又在王伯当面前,说他做人好,怎么朝更夕改,又说他不好?” |
朝不虑夕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朝夕不保 | 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 |
晨兢夕厉 | 谓终日勤勉谨慎。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论语 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朝奏夕召 |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作宾语、定语;用于爱惜人才。 | 见“朝奏暮召”。 |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
朝不保夕 |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作宾语;用于时间短。 |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夕阳古道 | 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古老的道路。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朝行夕改 | 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的变更。 | 《晋书·赵王伦传》:“白书青纸为诏,或朝行夕改者数四,百官转易如流矣。” |
夕惕若厉 | 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作宾语、分句;用于赞叹语。 | 《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
夕惕朝干 |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