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赴的成语
有关赴的成语
有关赴的成语共收录33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蹈赴汤火 | 同“蹈汤赴火”。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
赴火蹈刃 |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
全力以赴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蹈火赴汤 | 同“蹈汤赴火”。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
入火赴汤 | 喻不避艰险。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
捐躯赴难 |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为国捐躯。 |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玉楼赴召 | 文人早死的婉词。 | 作谓语、定语;指死。 |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单刀赴会 |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
夜蛾赴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赴:投入。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 作宾语、定语;指自取灭亡。 | 《魏书·崔浩传》:“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
百川赴海 |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 |
飞蛾赴焰 | 见“飞蛾赴火”。 | 作宾语、定语;指自取灭亡。 |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蹈汤赴火 | 比喻不避艰险。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
赴险如夷 |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 作谓语、宾语;形容不避艰险。 | 《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
赴汤跳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作谓语、状语;比喻奋不顾身。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
飞蛾赴火 |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赴死如归 | 形容不怕牺牲。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不怕死。 |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
首尾相赴 | 首尾:前后。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 |
如水赴壑 |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 作谓语、定语;形容许多人奔向同一目的。 | 清·吴趼人《发财秘诀》第一回:“引得那无知之徒,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 |
走马赴任 |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去当官。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
云趋鹜赴 |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 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而纲商岸悬课绌,票商云趋鹜赴者,何哉?” |
赴汤投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作谓语、状语;比喻奋不顾身。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
风驰电赴 | 形容迅速赶赴。 | 作谓语、状语;用于行动等。 | 《晋书 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复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
慷慨赴义 |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作谓语;指为正义献身。 |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
分劳赴功 |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书、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绝无分劳赴功之效,惟有推诿牵掣之能。” |
赴蹈汤火 |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 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
飞蛾赴烛 | 见“飞蛾赴火”。 | 作宾语、定语;指自取灭亡。 |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
负石赴河 |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处事。 |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
赴东海而死 | 赴:往,去。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 作谓语;用于人的决心。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
违利赴名 |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 作谓语、定语;指放弃财利,求取功名。 | 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
众川赴海 |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一朝咸在。” |
魂不赴体 | 同“魂不附体”。 | 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