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霸的成语

有关霸的成语

有关霸的成语共收录1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各霸一方 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作宾语、定语;指强行办事。毛泽东《在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霸陵醉尉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史记·李将军列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醉尉,呵止广。……”
霸道横行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无礼。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作宾语;指粗暴作风。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恃强争霸 凭借自己的强大争夺霸权。作谓语、定语;用于斗争等。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霸王之资 资:凭借。争霸称王的资本。作主语、宾语;指称霸的资本。《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称王称霸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独断专行为所欲为的人。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独霸一方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图王霸业 图:谋求;霸业:称霸。指谋求称王称霸。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
欺行霸市 欺压同行,称霸市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市场恶霸。王朔《橡皮人》:“老林他们就是这路人,低买高卖,欺行霸市,小型的‘欧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