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黄的成语

有关黄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黄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黄钟长弃 见“黄锺毁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黄卷青灯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作宾语、定语;指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数白论黄 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姚黄魏品 见“姚黄魏紫”。作主语、宾语;泛指名贵的花卉。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一枕黄梁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紧缩式;作宾语;含贬义。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黄发儿齿 比喻人长寿。
痛饮黄龙府 痛饮:尽情地喝酒;黄龙:府名,金国的都城,在吉林农安县。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作谓语、定语;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李大钊《口占一绝》诗:“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雌黄黑白 雌黄:随便乱说;黑白:黑色和白色。指评头论足,胡乱指责。作谓语;指胡说。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雌黄黑白,旁若无人。”
黄风雾罩 犹言不守本分,胡乱行事。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他决不容让生宝这样黄风雾罩地闹腾。”
白叟黄童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老少。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淡饭黄齑 泛指很差的饭菜。
黄耳寄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飞苍走黄 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猎。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黄泉之下 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作宾语;形容人死后在地下的用语。《左传 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黄钟瓦缶 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才和庸才。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魏紫姚黄 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作宾语;指牡丹花。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黄口小儿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联合式;作宾语;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衣紫腰黄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作谓语、定语;指人有权有势。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男儿膝下有黄金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作宾语、定语;用于男性不屈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黄发台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黄花晚节 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作宾语;指人的节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论黄数白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面黄肌瘦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的脸色不好。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黄冠草履 见“黄冠草服”。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衣着。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黄牌警告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提醒。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作宾语、状语;形容范围很广。唐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螳螂黄雀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作宾语、定语;指老人和儿童。《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玄黄翻覆 玄黄:天地的颜色,指天地。天翻地覆。形容动乱之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周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杨生黄雀 见“杨雀衔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五代·李瀚《蒙求》诗:“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戴玄履黄 犹戴天履地。作谓语、宾语;指人活在天地间。《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黄皮刮瘦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憔悴的样子。余辰《蚕》:“一天过去了,蚕完全绝食啦,一个个饿得黄皮刮瘦,眼看就要死了。”
骊黄牝牡 犹言牝牡骊黄。喻指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宾语、定语;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明·文徵明《跋采临帖》:“观者当求之骊黄牝牡之外也。”
黄公好谦 指人过分谦虚。作宾语、定语;指人过分谦虚。《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
黄皮寡廋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同“黄皮刮廋”。熊伯涛《宁都兵暴前后》:“一群饿得黄皮寡廋的人,伸着两只皮包骨头的手。”
黄汤辣水 泛指饮食。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三两夜没睡,头也没梳,脸也还没洗,乱了恁五更,黄汤辣水还没尝着,就是铁人也禁不的。”
黄钟瓦釜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才和庸才。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槁项黄馘 杭: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庄周《庄子 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数黄道白 见“数黄道黑”。作谓语、定语;指说长道短。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黄金铸象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作宾语、定语;用于要人等。《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作状语、定语;指人的脸色。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黄袍加身 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清 钱采《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怀黄佩紫 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作谓语、定语;指身居高位。《梁书 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
黄人捧日 见“黄人守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宋祁《春帖子词·<皇帝阁>》:“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黄皮寡瘦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憔悴的样子。李晓明《平原枪声》:“一个个黄皮寡瘦,这使他蓦然想起在平汉线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蜚黄腾达 腾达:上升。形容骏马的飞驰。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作谓语、定语;指地位升得快。曾朴《孽海花》第二回:“恭喜世兄一举成名,蜚黄腾达。”
翻黄倒皂 犹言颠倒黑白。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 康海《鲍老儿 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
丹黄甲乙 点校书籍,评定次第。作谓语、定语;用于读书。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回黄转绿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世事的反复。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绿衣黄里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作宾语;指贵贱颠倒。《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黄发骀背 见“黄发台背”。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直捣黄龙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动宾式;作主语;含褒义。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黄金时间 指广播电视在一天中收听、收视人数最多的时间。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文汇报》:“黄金时间黄金节目……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
翠竹黄花 指眼前境物。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周瑜打黄盖 两相情愿。作宾语、定语;指两相情愿。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青黄未接 见“青黄不接”。作谓语、定语;指新旧连接不上。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黄天焦日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作宾语、分句;指大白天。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命染黄沙 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作谓语、定语;指死亡。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来到,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黄麻紫泥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
黄发鲐背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耈台背”、“鲐背苍耈”。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哑子吃黄连 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作宾语、定语;指有苦说不出。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黄钟大吕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黄粱梦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黄童白叟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泛指老人与孩子。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橙黄桔绿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作定语;指秋季景物。宋 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苍黄反复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老黄牛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黄金时代 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抽黄对白 谓只求对仗工稳。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作定语、分句;指贤人不被所用。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黄干黑瘦 指人面容憔悴的样子。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憔悴的样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瘦。”
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周易 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人老珠黄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跳到黄河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处境等。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认,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
数黄道黑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作谓语、定语;指说长道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说黄道黑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黄麻紫书 见“黄麻紫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口中雌黄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黄花女儿 指未婚的青年女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未婚女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况且我看这人也是个黄花女儿,岂有远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橙黄橘绿 指秋季景物。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黄帝子孙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的后代。指中华儿女。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华儿女。周恩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黄帝子孙,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
炎黄子孙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华儿女。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杳无黄鹤 杳:远得看不到踪影;无声无息。好像仙人乘的黄鹤一样;一去就无影无踪。常含贬义。比喻一去不复返或下落不明。一般作谓语、定语。唐·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青黄沟木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后因以“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庞眉黄发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老人相貌。《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
黄童皓首 见“黄童白叟”。作主语、宾语;泛指老人与孩子。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青黄不交 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作谓语、定语;指新旧连接不上。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怀黄握白 谓携带着钱财。黄,指黄金;白,指白银。作谓语、宾语;指带钱。晋·葛洪《抱朴子·勉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作宾语、定语;指荒凉的地方。唐 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黄冠野服 见“黄冠草服”。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衣着。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
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作谓语、状语;用于形容女人。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男儿两膝有黄金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作宾语、定语;用于男性不屈服。《西游补》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眼腰黄赤 黄:金色的腰带;赤:红色的官服。眼前是红色的官服,腰中是金色的腰带。指荣华富贵。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刘克庄《好事近·壬戍生日和居厚弟》词:“雪鬓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黄雀衔环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作宾语、定语;指报恩。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黄雀在后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含贬义。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