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磊的成语

有关磊的成语

有关磊的成语共收录19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磊落跌荡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跌荡:超然而无所拘忌。胸怀坦白,行为无所拘忌。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宋·吕祖谦《东莱博议》第一卷:“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跌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度外待之。”
磊落飒爽 形容人豪迈开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梁启超《袁崇焕传》第七节:“不然,以磊落飒爽之袁督师,而何以自危至是。”
磊浪不羁 同“磊落不羁”。作定语、宾语;指行为放纵。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季友》:“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
岳岳磊磊 卓立不群。作谓语、定语;指卓绝不群的样子。陈衍《元诗纪事·青城行》:“其大节岳岳磊磊,在人耳目,虽耕夫贩妇,牛童马走,共能称道者。”
磊落奇伟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奇伟:奇特伟大。形容人襟怀坦白,品德卓绝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韩愈《与于襄阳书》:“世之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胸中磊块 指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自信胸中磊块甚,开尊恨不泻江湖。”
抑塞磊落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磊磊落落 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作谓语、定语;指人光明正大。《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磊落豪横 形容言辞明快而奔放自如。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其实《石鼓歌》等杰作,何尝有一语奥涩,而磊落豪横,自然挫笼万有。”
磊落轶荡 轶荡:旷达。心胸坦白,行为无所拘忌。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轶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轶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
磊落光明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很正直。《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刚言鲠亮,有古大臣节概。”
崟崎磊落 形容性行卓异不凡。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格。宋·吴埛《五总志》:“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
磊落不凡 心胸坦荡,不同凡响。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太平广记·杂录二·王琚》:“及与语,磊落不凡,问其姓,乃王琚也。”
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磊瑰不羁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宋 陈亮《祭薛士隆知府文》:“退而从磊瑰不羁之士,接杯酒之欢,笑歌起舞,往往自以为一世之雄。”
嵚崎磊落 亦作“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
胸怀磊落 心地光明正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襟怀磊落 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磊落不羁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诚可以致治。”